來源:央視新聞
2022-05-30 09:47:05
山東,有18個縣市區屬于沂蒙革命老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弘揚沂蒙精神,銳意改革,敢創新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5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聚焦《山東:傳承沂蒙精神 譜寫發展新篇》。
全文如下:
山東有18個縣市區屬于沂蒙革命老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弘揚沂蒙精神,銳意改革,敢創新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在臨沂臨沭縣朱村,73歲的義務講解員王經臣正帶著游客參觀。現在,朱村與外界連接道路四通八達,紅色旅游區平均每天接待上千人,特色種植園年產值達到2400萬元。這個抗戰初期就建立黨組織的支前模范村,煥發了新活力。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曹莊鎮朱村村民 王經臣:這些年來,一年一個新變化,我們的村子越變越美,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真是越干越有勁。
朱村的發展變化,是沂蒙革命老區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真實寫照。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臨沂,參觀沂蒙精神展,聽取沂蒙地區革命戰爭歷史介紹,并會見了當地先進模范和當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在朱村,習近平總書記詳細了解革命老區群眾生產生活,叮囑當地干部,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山東從政策、資金到項目,全方位支持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省直部門選派900多名第一書記到老區18個縣市區駐村幫扶,鄉村振興服務隊、干部下基層等工作也重點傾斜。多方合力下,老區鎮鎮有產業、村村有項目,55.6萬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潮河鎮副鎮長 安蕓慧:我們把近海山地茶和設施蔬菜,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支點,年產值達到3億多元,實現了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格局。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山東不斷邁出新的更大步伐,推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構建生態經濟體系,拓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業態。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王家坊前村村民 王軍生:把土地交給合作社咱社員太省心了,他這個管理非常到位,比咱們自己區域種植,分散種植要好。咱能省出時間來,省出精力來,可以去找一份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伴隨著日蘭高鐵開通運營,青臨高速、新臺高速等一批公路項目竣工通車,沂蒙山區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老區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傳統優勢產業也在不斷升級。如今,囊括了120多個專業批發市場和6萬個商鋪攤位的臨沂商城,正在向數字商城轉型。經過數字賦能,商貿、倉儲、物流更便捷了,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更強了。
臨沂商城跨境貿易商戶 藺天一:我們打造了自己的數字供應鏈,我們現在也在規劃打造出口供應鏈的展廳,我們的想法是把臨沂的優質產品賣向全球。
2021年,沂蒙革命老區生產總值7548.42億元,相比2012年增長近一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翻番。今年,山東謀劃建立老區振興發展重大工程項目儲備庫,梳理一批具有支撐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助力老區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 孫愛軍:我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殷切囑托,支持老區提速新舊動能轉換,塑造發展新優勢,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推動老區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總臺記者 陳永慶 柴安東 龐振 竇效磊 山東臺 劉駿 郭鵬 逯興舉 南雨辰 李中豪 伊力 王芳 臨沂臺 淄博臺 日照臺 濰坊臺 泰安臺 濟寧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