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5-16 09:31:05
原標題:中歐合璧果“榛”香
來源:農民日報
首山遼陽大果榛子園
遼陽大果榛子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
遼陽大果榛子
遼陽大果榛子科技入戶培訓
查看遼陽大果榛子長勢
遼陽大果榛子豐產技術培訓
遼陽縣位于遼東半島中部、遼寧省中部,東依遼東山地,西望遼河平原,太子河經市郊東、北轉折西、南注入渤海,北距沈陽60公里,哈大鐵路、沈大高速公路縱貫南北,遼溪鐵路橫跨東西。南界鋼都鞍山,北依省會沈陽,東臨煤鐵之城本溪,西與遼河油田接壤。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度7.1-9.5℃,年均降水量730.6毫米,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省商品魚基地縣。
遼陽大果榛子是由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利用我國原產的平榛與引入的歐洲榛種間遠緣雜交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其外形金黃、美觀,果個大、皮薄,果仁飽滿,出仁率高,口感香甜。榛仁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都達到優質大果榛子的營養指標。遼陽大果榛子之所以有如此獨特的優良品質和外觀特征,是與所在區域的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歷史淵源及產業發展密不可分的。
為加強傳統農耕文化挖掘,講好地標歷史故事,叫響區域特色品牌,強化質量標識和追溯管理,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產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全程數字化,打造地理標志農產品引領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樣板,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遼陽縣制定了202l年“遼陽大果榛子”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實施方案,由遼陽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實施。
通過地標保護項目實施,進一步發揮遼陽大果榛子產業及產品優勢,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遼陽大果榛子產業生產的整體水平,促進遼陽縣優勢資源開發利用及其產業化并延長其產業鏈,推動遼陽縣鄉村振興。
傳承歷史
中歐合璧誕生大果榛子
遼陽縣八會鎮的通明山是長白山的余脈,到通明山采摘大果榛子已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遼東山區很早就有榛子種植,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曾駐守在遼陽縣的首山,因此首山有駐蹕山的美譽。
據當地民間傳說,李世民東征到首山時,軍糧不足,軍隊曾用當地的榛子充饑。巧合的是李世民被他父親李淵封王時稱秦王,榛的右邊正是秦字。宋代的《開寶本草》對榛子當軍糧有明確記載:“榛子生遼東山谷,樹高丈余,子小如栗,行軍食之當糧。”
遼陽縣山區農戶在多年的野生榛子林管護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栽植經驗,這些為遼陽大果榛子的培養、栽植、管理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保障。據遼陽縣志記載,在民國初期遼陽縣榛子就以名優特產聞名省內外,以野生榛子生產為主。
遼陽縣于1999年率先引進以平榛為母本,以歐洲榛為父本,通過遠緣雜交培育而成的遼陽大果榛子進行試栽并一舉成功。2004年以綠枝直立壓條方法繁殖出第一批遼陽大果榛子良種榛苗。2008年遼陽縣實施了大果榛子“萬畝億元”工程,即2008-2012年用四年時間栽植1萬畝遼陽大果榛子,實現億元產值。
2007年前全縣大果榛子產業處于零散的發展狀態,基本上沒有成型的產業基地,全縣大果榛子面積也只有幾百畝。2007年遼陽縣開始在全縣范圍內推廣大果榛子產業,2009年遼陽縣大果榛子產業被省政府確定為“一縣一業”支柱產業。
遼陽縣土地面積376萬畝,現有林業用地面積197萬畝,森林覆蓋率47.6%。其中適合大果榛子栽植的面積達40萬畝。年平均溫度8.4℃,全年無霜期為159天,年日照時數為2630小時,日照率為60%,年平均蒸發量為1631毫米。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大果榛子發展,是大果榛子栽植的黃金地帶。
遼陽大果榛子品質獨特,其堅果大,單果重2.0-3.5克,是野生榛子的2-3倍;果仁風味及營養成分優于進口的歐洲榛子。遼陽大果榛子結果早、產量高,幼樹2-3年生開始結果,三年后進入豐果期。抗寒,適應性強。病蟲害少,管理省工,栽培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遼陽大果榛子是多年生落葉灌木,多年來,遼陽縣致力于發展復合林地經濟,已探索出遼陽大果榛子間作苦姑娘、中藥材等多種模式,充分利用了林地資源,對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對提升森林的綜合防護能力,維護生態平衡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技興榛
提升大果榛子綜合生產能力
自遼陽大果榛子誕生后,以適應性強,易管理、果品產量高、口味佳、耐儲藏、市場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等優勢,迅速得到果農的認可。尤其是2010年以來,遼陽縣以建設“全國遼陽大果榛子第一縣”為目標,多措并舉,實現了遼陽大果榛子產業的快速發展。
遼陽縣大果榛子種植規模迅速擴大,產業規?;案偁幜︼@著提升,截至目前,全縣大果榛子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大果榛子基地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前列,占據全省大果榛子種植的半壁江山,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遼陽縣在推廣大果榛子的過程中,與沈陽農業大學、中科院沈陽生態研究所、遼寧省果樹所等科研院所緊密合作,緊緊依靠科技創新,積極開發遼陽大果榛子的生產與加工領域,提高了榛林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品質量。
在把遼陽大果榛子基地做大,實現量的擴張的同時,以戶或聯戶為單位,建成集中連片的標準榛子園,實現標準化生產,建立榛子良種基地,不斷提高榛子產量和提升榛子品質,實現增產增收目標。
目前全縣大果榛子榛林平均畝產量已由20公斤至6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至150公斤。經過多年的引種實驗,遼陽縣也基本確定了“達維”“玉墜”等6個適合當地百姓栽植的大果榛子優良品種。
綠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是地標保護項目的核心生產基地,地處遼陽縣首山鎮魏家溝村。合作社理事長邢春東從2016年開始把村里的500畝荒山開墾成榛子園,全部栽種適合當地的品種“達維”。5年生的榛子樹去年一棵能結果10到15斤,賣青皮(鮮果)一斤5元左右,一畝地產值在6000元左右。
“今年結果還要翻番,在省果樹所專家的指導下,我們進行科學施肥、打藥與剪枝,由于大量施用有機肥,這里的大果榛子有香味與甜味。合作社已帶動50余戶農民種植大果榛子,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毙洗簴|介紹說。
遼陽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選定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核心基地和項目參與單位,一方面改善它們的生產設施條件和配套倉儲保鮮設施條件,保護特定產地環境,開展質量控制和特色品質保持,全產業鏈進行綠色化、清潔化和標準化生產,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核心生產基地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專業合作社社員和周邊群眾擴大遼陽大果榛子種植規模。
地標授權
有效保護遼陽大果榛子
伴隨著大果榛子在遼陽縣尤其是東部山區的成長壯大,遼陽縣的榛子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崛起,遼陽縣也以此為契機,推行大果榛子標準園的建設,積極開展“三品”認證,全縣標準化榛子基地達到6000畝。
2014年,經過縣林業部門的積極主動爭取,遼陽縣還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平歐大果榛子之鄉”榮譽稱號,并在原農業部進行了“遼陽大果榛子”的地理標志產品登記。這標志著遼陽縣大果榛子產業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地標保護項目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開發與保護并舉,推動規?;?、標準化、綠色化生產,打造區域特色品牌,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可持續發展,提升特色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遼陽縣河欄鎮下麻屯村的仙谷家庭農場以種植和銷售遼陽大果榛子、山榛子、山野菜等特色農產品為主。自2015年成立以來,該農場不斷擴大榛子種植面積,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2021年該農場率先垂范,對榛園進行改造,淘汰低產低效和枯死植株,新補植8000余棵抗病抗旱能力強、高產高效優質榛苗,實現榛園新老更替,提質增效。
仙谷家庭農場在遼陽縣城有自己的遼陽大果榛子專賣店,注冊了商標并使用遼陽大果榛子地理標志。遼陽縣全面推進遼陽大果榛子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使用管理。按照遼陽大果榛子技術規范、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協議等相關規定,對產品生產區域、規模產量、特色品質、標志使用等開展技術服務和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依據《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設計使用規范手冊》要求,規范上市產品包裝標識,實現帶標上市。
遼陽大果榛子地標保護項目的實施,將使地理標志產品獨特的優良品質特性得到有效保持,品種資源和產品品牌得到有效保護。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影響力明顯增強,市場認可度明顯提升,農戶收入顯著增加。
下一步,將建成“遼陽大果榛子”農產品地理標志核心示范區2000畝,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8%,全程實施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授權使用單位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率達80%。建立遼陽大果榛子大數據平臺,根據遼陽大果榛子加工流程,建立一整套品牌授權監管平臺,建立產銷、供需及價格等結構數據體系,導向農業生產。
近幾年,遼陽縣大果榛子的精深加工開始起步,用工業發展理念謀劃大榛子產業的運營,打造知名品牌,實施品牌戰略,抓好遼陽大果榛子龍頭企業和加工流通環節,實現榛子開發的產業化。遼陽縣政府將扶持企業與個人建設榛子深加工生產線,并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遼陽大果榛子深加工企業,生產榛子油、榛子蛋白粉、高級膳食油等產品。
(本版內容由遼陽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提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