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05-15 14:02:05
原標題:“體育思政”深化綜合育人
來源:光明日報
“同學,你這是跑第幾圈了?疫情封校這段時間,我看你每天都來跑步?。 ?/p>
這是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陳克正在學校操場晨練時與一位同學的對話。陳克正多年來有堅持運動的習慣,是校園師生都熟悉的“體育達人”,也是青科大“體育思政”教育改革的牽頭人和帶頭人。
近幾年來,青科大校園體育運動氛圍持續高漲,這得益于該?!罢n堂教學+自主鍛煉+校園聯賽”三平臺一體化體育綜合改革新路徑的構建。2021年,青科大被確定為山東省首個高校體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在促進“體”與“育”深度融合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綜合育人新路子。
構建三大平臺,破解大學體育育人困境
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調查顯示: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甚至不如中學生?!爸匚幕p體育”“重技能輕德育”“重宣教輕歷練”“重分責輕融合”的大學體育教育弊端,導致體育本征的身體機能塑造、心理品格錘煉、道德情操修養相互割裂開來。
在陳克正看來,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大學生由學校體育向終身體育轉變的關鍵期,如何讓學生掌握伴隨一生的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成長為具有強健體魄、健全人格、社會責任、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大學生,是高校體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
針對上述問題,青科大推出體育綜合改革,構建“課堂教學、自主鍛煉、校園聯賽”三大平臺,通過“教、學、練、賽”實現體育增值,形成制度化聯通、信息化貫通、思政化融通的體育綜合育人新路徑。
“我第一次接觸帆船是在學校的帆船課上,課程結束后總覺得意猶未盡,老師便推薦我加入帆船愛好者協會。通過專業訓練,我成績突飛猛進,代表學校參加了一些比賽,還得過金牌。”青科大帆船隊隊員江兆雨告訴記者。
“學校開足、開齊體育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實行分級分項教學?!鼻嗫拼髨F委書記毛常明介紹說,學校還鼓勵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加入體育俱樂部,通過參加俱樂部競賽及各種活動,獲得與體育課程學習等同的體育成績和學分。
虎年寒假,2018級學生韓訓邦過得有點不一樣。每天,他不僅堅持完成兩公里跑步,還經常邀請家人一起參與,從原來假期“宅”在家中睡大覺、打游戲到積極主動鍛煉身體,他的轉變讓家人既驚喜又詫異。
韓訓邦的轉變同樣得益于青科大的體育綜合改革。按照學?!绑w能健康課”的要求,每個學生須分6個學期完成體能訓練規定,獲得畢業所需的1個學分。學生每四周必須完成10次跑步,每學期跑步次數不低于40次,這一過程由App軟件進行全過程管理和監測,逐步引導學生養成鍛煉習慣。
同時,青科大落實以賽促練,通過實施“班級—院級—校級”階梯式逐級選拔推行模式,打造“月月有聯賽、周周有比賽、人人都參賽”的體育教育格局;學校還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剛性制度,改革學生體育評價與考核體系,將體育成績、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與評獎評優、畢業等掛鉤。
“體育思政”深度融合,立德樹人成效顯著
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表示,在整個體育綜合改革實踐中,學校立足“跳出體育看體育、用好體育抓思政”,深挖體育課程本身蘊含的豐富思政元素,統籌學生參與意識、學習態度、團隊協作、進取精神、意志品質等,既推動了體育鍛煉與體育競技、體育素養和體育精神的對接融合,又深化了體育元素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對接。
“校園‘紅色打卡點’的設立與愛體育App的普及,讓我每天都會主動去操場上跑步鍛煉,這個習慣從開學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幾個月來,運動不僅增強了體質,也培養了我自律、堅忍的精神?!鼻嗫拼笮畔W院軟件194班方俊豪說。
“結合校園人文景觀、建筑群、功能區域等,學校設置了36個紅色打卡點,形成5個閉環線路,既相對獨立又完整統一。”毛常明說,打卡點的創新在于它將思政課和時事政策等內容融入健身跑中,學生根據跑步有效次數獲得答題機會,跑得越多,答題機會越多,成績也就越好。按照規定,學生的答題成績占到形勢政策課成績的15%,這也極大提高了學生們的鍛煉積極性。
如今,“體育思政”已成為青科大校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在近期學校封閉管理的一段時間里,青科大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組織開展了23場體育聯賽活動,涵蓋籃球、足球、乒乓球、跳繩、運動舞蹈、健康跑等8種類別,在校園里構筑起一道特殊的“強體魄,抗疫情”青春風景線。
“體育思政”讓大學生在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逐步形成健全向上的人格,進一步激發他們參與志愿服務、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學校共有4767人次參與,累計服務時長達13340小時。
經過4年的實踐探索,“體育思政”在青科大逐步“開花結果”:通過四項基本素質體測和數據比對分析,青科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持續得以改善,心理素質明顯提升,抑郁指數持續下降。學校在大體育工作中收獲各類榮譽80余項,包括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山東賽區冠軍、全國亞軍,全國大學生帆船錦標賽總成績亞軍、長航賽冠軍等。
(本報記者 劉艷杰 本報通訊員 李鯤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