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8日訊 今晚,《問政山東》欄目進行第154期直播,聚焦“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問政。
近年來,煙臺市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不過,記者調查中發現,煙臺新能源汽車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短板。
煙臺市具備新能源整車生產能力的企業目前主要有兩家,分別是濰柴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和煙臺舒馳客車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公司都以生產新能源商用車為主。新能源商用車產銷量不大,而新能源乘用車方面,煙臺市目前僅有上汽通用東岳基地正在建設新能源整車生產平臺,但還沒有投產。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新車的投產時間可能是2025年上半年。
新能源車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說,汽車零部件在煙臺本地的配套率不高,是制約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2022年9月,煙臺市政協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中顯示,全市共有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400多家。而新能源汽車除核心部件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控系統外,70%的汽車零部件產品都是通用產品。
整車生產企業反映,在本地找不到產品相匹配的零部件生產商。同樣,零部件制造企業也感覺,他們對接不上整車生產企業。
煙臺俊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很少有這類對接整車生產企業的洽談會。
除了信息不通,本地零部件企業的高端產品與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的現有產品也難以匹配。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他們生產的汽車紅外夜視高端配件,目前在煙臺還不好尋找應用企業。
對于本地新能源汽車領域如何進行產業鏈融通配套、供應鏈協同發展,煙臺工信部門表示目前他們能做的事也比較有限。
針對節目反映的問題,煙臺市副市長韓耀東在節目現場表示:“煙臺在傳統汽車產業方面做得比較早,但是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發展慢了。所以我們全力以赴轉型,通過完善全產業鏈來推進產業突破。針對當前汽車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要改變思想觀念,擴大生產規模,在產品材料上實現創新。希望煙臺能夠抓住這個發展新風口,促進全市汽車產業更完善發展。”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海波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長,涉及企業主體多,全產業鏈構建非常關鍵。下一步主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第一整車規模進一步提升,提供更廣闊的配套空間;第二在配套體系建設上分類施策,短板要補齊,優勢產業進一步拉長,吸引更多企業進入產業鏈;第三做好融鏈固鏈促合作,和更多的整車企業配套企業聯動發展,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