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7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積極創新、先行先試,加快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的相關情況。
國家把中醫藥文化建設作為山東示范區建設的“特色卷”之一。為答好中醫藥文化建設“特色卷”,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電局制定了《山東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中醫藥文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全力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并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建立了“四種機制”,打造了“一個體系”,塑造了“一個品牌”。
建立中醫藥文化研究保護機制。依托山東中醫藥大學成立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傳統醫藥),開展齊魯中醫藥名家理論精華整理傳承工程,出版《齊魯醫籍叢刊》等8本著作,深入開展齊魯中醫藥文化研究,并納入山東中醫藥科研成果獎勵范圍。
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巡講機制。把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巡講納入中醫醫院等級評審、績效考核和省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內容,明確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巡講活動,2022年全省累計開展巡講活動4700多場,受益群眾96余萬人次。
建立中醫藥文化傳播機制。舉辦全省中醫藥文藝節目創作演出活動,創作演出節目119個,制作“鵲說”系列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100余期,省市縣各級媒體推出一批中醫藥欄目,政府辦中醫醫療機構開設運營1個以上中醫藥文化科普為主要內容的新媒體賬號,形成多層次中醫藥文化傳播體系。
建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機制。聯合省教育廳制定《山東省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建設標準(試行)》,建設46所省級試點學校,遴選近千名中小學教師開展中醫藥培訓,帶動市級試點學校建設,2022年全省累計開展進校園活動900多場。
打造中醫藥文化科普傳播網絡體系。制定了《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管理暫行辦法》,建設4家國家級、38家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推進中醫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宣傳教育能力建設,協調社會力量建設中醫藥文化長廊、街區和主題公園,打造覆蓋系統內外、便民利民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傳播網絡體系。
塑造齊魯中醫藥文化品牌。借力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成功舉辦兩屆尼山世界中醫藥論壇,指導舉辦六屆儒醫論壇、兩屆泗濱砭石文化論壇、五屆“泰山論灸”,擦亮“儒醫文化、扁鵲故里、針砭發源地”三張名片;支持各地舉辦中醫藥文化論壇、文化節等,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2023年,山東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中醫藥文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推進年活動,辦好第三屆尼山世界中醫藥論壇,開展齊魯中醫藥文化研究和優秀成果評選活動,舉辦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中醫藥文化服務月”活動,將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山東中醫藥文化建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