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 今晚,《問政山東》播出第134期,問政濟寧市。
近幾年,濟寧市通過推動教育資源整合,帶動教育均衡化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過最近記者調查發現在教育資源整合后,有些校舍空了出來,空出來的校舍如何利用成為一個新的問題。
梁海小學位于魚臺縣王廟鎮清華村,建成使用已經八年多時間。今年五月初,按照當地教育資源整合政策,這所小學的119名學生全部并到鎮上的小學。從學校整合之后,梁海小學便一直閑置。8月10日,記者來到這里看到,教室里的課桌椅等已經搬走,操場上長滿雜草。
梁海小學占地面積12.6畝,教學樓是三層的樓房建筑,外觀較新,也有操場等基礎設施。閑置下來的學校下一步怎么用呢?記者找到了王廟鎮清華村村委,村委工作人員說不清楚。
除了梁海小學,記者又走訪了被整合的魚臺縣羅屯鎮大閆小學以及魚城鎮高莊小學。這兩所小學也是在今年五月份被整合,目前也都處于閑置狀態。兩所閑置學校下一步怎么辦?所在村的村委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有接到閑置學校的具體利用計劃。
那么,鄉鎮政府對被整合的學校又是否有下一步的利用規劃呢?
魚臺縣魚城鎮政府工作人員說:“整個魚城鎮,涉及了7所農村小學合并到鎮中心小學。目前,有一所學校現在已經改造成村級鄰里中心。另外幾所學校,還得鎮和縣上來共同研判決定。”
記者注意到,閑置下來的這幾所學校占地面積不小,教學樓也比較新。對于下一步的利用,有村民說:“我們五個村的小孩,是不是可以到這所學校上幼兒園,把教室、活動場地、教學場地都利用起來。”
針對所反映的情況,濟寧市市長于永生在問政節目現場表示:“整合資源,集約化辦學,是為了讓每一個農村的孩子都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從我們試點的情況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出現了在整合過程中這些閑置的校舍。下一步,必須要把閑置的校舍盡快利用起來。我初步考慮,對閑置的校舍可以轉為幼兒園、養老院、鄰里中心等公益設施。”
記者現場連線了魚臺縣縣長楊力新,他表示:“魚臺縣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開展了教育資源整合改革工作。截止到目前,一共整合農村中小學46所,其中25所學校已被利用,還有21所學校暫時閑置。下一步,我們會專題研究閑置校舍的綜合利用問題。這46所學校,部分改造成公辦幼兒園,要求秋季開學前全部使用,部分被改造成服務群眾的鄰里中心,我們也要求9月底之前全部啟用。其他的校舍交由縣國資中心,按照規定程序妥善處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