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7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 朱帥)一副老花鏡 一個頂針幾把剪刀五顏六色的麻線,山東東營63歲的崔桂花老人正穿針引線,繡虎臉、扎虎須、納鞋底.....手指翻飛間,一雙栩栩如生的虎頭鞋雛形便“誕生”了。在每個東營人的記憶里,童年一定有雙“虎頭虎腦”的虎頭鞋。“摸摸虎頭,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驅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榮華富貴;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如今,作為東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墾利虎頭鞋的代表性傳承人,崔桂花和她做出的虎頭鞋,已經走出東營墾利,登上美院展覽冊,一只只精美的“小虎頭”,還被當做訪問代表性禮物走出國門,在北京非遺文化活動中穩穩站上了C位。崔桂花說,傳承和宣傳非遺的過程中,她結識了很多朋友,建設銀行便是其中一個。在建行的幫助下,崔桂花擴大生產、做活宣傳,讓擁有2000年歷史的非遺虎頭鞋重煥生機,過程中,她又結識了一批又一批喜歡非遺和虎頭鞋的新朋友。
匠心為“里”,一針一線皆是情
受婆婆的熏陶,崔桂花與虎頭鞋已經結緣超40載。虎頭鞋伴隨著她長大,一針一線都蘊藏著美好的回憶與祝福。“祖輩兒傳統手藝不能丟,這一縫就是年。”談及虎頭鞋傳承經歷,崔桂花說道,13歲時,她就已經開始做鞋了,嫁人后開始和婆婆學著做虎頭鞋,說起來,婆婆是她非遺傳承的領路人。
四十多年來,崔桂花制作了成千上萬種不同造型不同材質的虎頭鞋,一團團絲線、一塊塊布料里,傾注了她太多的心血與汗水。時代更迭,如今,機器量產代替了手工縫制,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幾近失傳。為了讓更多人能愛上這門,崔桂花做過各種嘗試,而建行與崔桂花的結緣也開始于此。
“想想15年前建行組織的那次創業大賽,我就那么帶著我的虎頭鞋直接去了,沒想到能拿到銀獎”崔桂花說,正是那一次的參賽經歷,讓她對虎頭鞋的未來重新有了信心。在崔桂花老人的家里,至今還依然保留著這座獎杯,時光的更替中,印證著她與建行近二十年的緣分。自那之后,崔桂花便開始把周邊的婦女聚集起來,傳授給她們制作技法。沒想到,這一做,反倒把虎頭鞋“繡”成了她和姐妹們的一份小產業。
“當時學的人挺多的,有些經銷商看到了,覺得好看,就會主動聯系我們來購買”,崔桂花說,其實,能夠利用手藝帶領大家一起增收致富當然高興,但也不是她最終的心愿,她更高興的,是以這種方式讓寶貴的非遺作品讓更多人看見,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金融做“底”,繡出“金”針萬線小康路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手工藝之一,虎頭鞋因為寓意吉祥而遠近聞名,一雙雙憨態可掬的虎頭鞋也在春節前再次點燃關注熱潮。今年春節前夕,在崔桂花老人的家中,就有一群身著藍色工裝襯衣的“徒弟”,圍坐在她身邊,跟著她一起學習虎頭鞋的制作手藝。
冬日的暖陽下,五色絲線在崔桂花手中來回穿梭,不一會兒,一雙憨態可掬、活靈活現的虎頭鞋就已成形。造型別致,色彩艷麗,贏得了徒弟們的聲聲贊嘆。據崔桂花介紹,這些“徒弟”來自東營建行的青年研學隊,除了學藝,青年研學隊的隊員們還要邀請崔桂花一起拍攝一條與非遺相關的拜年視頻。對此,崔桂花很高興,她愿意用這樣“潮流”的方式來宣傳歷史悠久的虎頭鞋。實際上,在年輕人的影響下,63歲的崔桂花正在一點點學習網絡知識,而那天的學習后,研學隊的隊員也成了非遺的“自來粉”,在學習非遺技藝的同時,向更多朋友普及非遺文化。
在和崔桂花老人學習的過程中,東營建行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此前由老人帶領組建的“產業小隊”,前兩年因為多重因素,人員已經逐漸減少。銷售渠道的單一,網絡宣傳的匱乏,開始令崔桂花開始感到力不從心。
“我們回去就會著手申請,看看能否讓虎頭鞋在咱們建行生活的平臺上上架,幫助崔大娘拓寬虎頭鞋的銷售網”。東營建行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建行生活APP是由建設銀行主導開發的非金融生活服務類平臺,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平臺注冊用戶已近5000萬,截止目前,已經為超20萬用戶引流交易超35億元。
虎虎生威,千年非遺迎新生
在崔桂花看來,她和“虎”有緣。1962年出生的她,本身就屬虎,她也鐘愛虎頭鞋,對她來說,制作虎頭鞋是愛好、是堅守、更是傳承。一雙精致的虎頭鞋,在崔桂花老人的巧手下,需要經過多天的精心制作才能完美呈現。這期間,她需要完成做鞋樣、粘合、拉邊、收口等一系列繁瑣的工序。而鞋上的虎眼、虎嘴、虎鼻等細節,更是需要她運用針線和布進行精細縫制,同時輔以刺繡、打籽等多種精湛針法,才能生動地展現出小老虎的靈動與威猛。
多年匠心,賦予了一雙雙虎頭鞋新的生命色彩,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期盼。現在,崔桂花和她的小團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用于創新,融入時尚元素,豐富了虎頭鞋的輔料選擇,使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品位。為了更好地支持東營非遺文化的發展,2023年6月,建行山東東營分行為崔桂花發放了80萬元的個人經營抵押快貸,有了建行的支持,崔桂花加大了部分虎頭鞋的量產,帶著手工制作的虎頭鞋積極走出去,一只只精美的“小虎頭”,被當做訪問代表性禮物走出國門。
據崔桂花說,她還準備用其中一部分資金印一批宣傳冊,讓這些栩栩如生,蘊含著精湛工藝的非遺虎頭鞋,能夠以更加充滿文化氣息的方式展現在更多人面前。“只要我身體狀況允許,我就會一直堅持制作虎頭鞋。”崔桂花說。“如果還有人對這項傳統手工藝感興趣,她愿意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藝,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了解并愛上虎頭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