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2-17 10:46:02
原標題:山東: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讓更多企業群眾享受數字紅利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山東: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讓更多企業群眾享受數字紅利
來源:大眾日報
走進山東濰坊郭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西瓜種植大棚,一個個飽滿圓潤的西瓜長勢喜人。在這里,物聯網環境監測系統正實時采集、上傳西瓜的各項生長數據,并根據西瓜生長需要及時調整生長環境。
“我們通過‘區塊鏈+蔬菜’應用技術,借助物聯網溯源品控一體化管理平臺,記錄西瓜從種植到銷售的每個環節,實現生產過程標準化、智能化。”日前,濰坊郭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猛告訴記者,借助信息化技術,西瓜的種植效益提高超過35%。
2021年以來,濰坊市以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建設為契機,聚焦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探索區塊鏈在農產品追溯系統中的應用,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數字化轉型。如今,濰坊市已實現對西瓜等8種果蔬的數字化管理,建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可信溯源運行機制,“區塊鏈+蔬菜”質量追溯創新應用入選首批50個數字中國建設典型案例,有效推動了數字鄉村建設。
近年來,山東堅持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聚焦重點領域積極開展先行先試,打造示范標桿。從智慧農業到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從高效便民的政務服務到全民共享的數字生活,信息化正為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翅膀”,一幅“數融百業、智惠萬家”的畫卷正在齊魯大地徐徐展開。
在濟南熱力集團調度大廳,各項供熱數據在大屏幕上實時滾動更新。濟南城市供熱系統依托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各項數據,并根據供熱情況進行智能調控。“以往依靠人工經驗對管網進行調度,效率比較低。現在,智慧供熱大腦顯著提高了供熱系統運行調度的科學性、安全性、可靠性?!睗蠠崃瘓F數控部總經理柏強告訴記者,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他們比上個采暖季同期節約標煤1.2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萬噸。
城市供熱系統的優化運行是濟南深入推進“雙化協同”發展的縮影。2022年11月入選全國首批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城市以來,濟南市以數字濟南建設為契機,將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傳統行業“雙化協同”轉型、城市運行低碳智慧治理等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培植應用場景,為“雙化協同”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濟南經驗”。
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山東持續提高數字政府服務效能,推動治理創新、民生改善。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超90%;全領域推進“無證明之省”建設,推廣應用“魯通碼”,累計開展電子證照應用9億余次,實現企業和群眾“無證辦事”“一碼通行”。
數字政府的革新惠及千家萬戶。“現在跑一次就能變更法人和公司名稱,為我們企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陽信縣政務服務中心,陽信源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辦人封莉莉,對“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點贊。陽信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丁俊朋介紹,當地通過強化部門協同聯辦,結合數據共享和電子證照應用等,大幅壓縮業務辦理時間。陽信縣還全面落實“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要求,優化服務舉措,提升辦事群眾數字素養。
數字素養是科學素質在數字時代的擴展與表達。近年來,山東聚焦全民科學素質和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每年組織舉辦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等活動,并依托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等43家國家級、省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打造“人工智能技術沉浸式培訓”等47個特色培訓品牌和近百項專題培訓活動,年培訓110萬余人次,營造了全民數字素養提升的濃厚社會氛圍。
在濟南市歷下區,居民通過“魯通碼”掃碼進出小區、繳納水電費,生活便捷度顯著提升;在青島市嶗山區,智慧社區平臺實時監測獨居老人健康數據,遇險自動報警……目前,山東87.5%的設區市、38.5%的縣(市、區)已達到新型智慧城市四星級以上標準,14市躋身全國數字城市百強,便民惠民的數字社會正在讓更多人享受“數字紅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