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2-09 13:16:02
原標題:“煙卡”熱度不減,平替游戲難尋?
來源:半月談
原標題:“煙卡”熱度不減,平替游戲難尋?
來源:半月談
煙卡,顧名思義是由廢棄煙盒剪下來的煙標折疊而成的紙牌大小的方形卡片。因其花色豐富、可廣泛收集,漸漸成為青少年的游戲新寵。除了作為游戲工具,煙卡存在誘導青少年吸煙的風險,還易被一些商販炒作,用來賭博。因此,各界一直呼吁防止青少年過度沉迷煙卡,但煙卡熱度始終居高不下。專家建議,一方面要采取更有力治理措施,另一方面要為孩子們參加更多有趣健康的游戲活動創造條件。
青少年沉迷煙卡風險大
煙卡游戲看似是一種簡單、有趣的兒童游戲,但隨著其逐漸流行,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
——不少煙卡靠撿拾,有傳染疾病的風險。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鄭頻頻長期關注煙卡。她說,一方面,孩子們通常會通過聞煙卡上的味道來分辨煙卡真偽,玩耍時容易誤食煙卡上的有害物質;另一方面,一些孩子為拾煙盒、做煙卡,甚至去翻垃圾箱,不干凈的垃圾可能誘發疾病。福建泉州愛爾眼科醫院斜弱視與小兒眼病科主任金麗文提醒,孩子們獲取煙卡的途徑本就不衛生,玩游戲后不注意手部清潔再揉眼睛,容易出現眼部感染。
——助長攀比消費心理,甚至誘發違法犯罪。在孩子眼里,煙卡不僅分等級,還存在真偽之別,其中偽造煙卡多為印刷品,價值低于“真煙卡”。孩子收集、交換煙卡會助長攀比消費,甚至誘發犯罪。河南平頂山、安徽阜陽等多地已經出現因煙卡而引發的青少年偷竊、盜取和搶奪行為。這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的煙卡被稱為“野煙卡”,嚴重扭曲兒童價值觀。
——變相誘導青少年吸煙。半月談記者從一些家長口中得知,有的孩子為了得到更多煙卡,向家長要錢買煙。面對年齡大的孩子,不少店家不會過問年齡。這些煙大概率會被好奇心強的孩子嘗試吸食,甚至“分享”。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李恩澤認為,由煙盒制成的煙卡本身就是一種廣告信息,“兒童在收集煙卡過程中容易產生好奇心,并進一步開始嘗試吸煙”。
煙卡治理需邁過多道坎
煙卡游戲流行已久,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針對煙卡銷售采取了整治措施,但治理成效難言顯著。
調查中,半月談記者發現,互聯網平臺充斥著大量與煙卡相關的信息,包括傳授如何折疊煙卡的教程、介紹稀有煙卡的專題以及煙卡收藏的攻略等。在某電商平臺上,“要玩就玩真煙卡”“帶膠痕真煙卡”“孩子都認的真煙卡”等大量售賣信息充斥。李恩澤說,這些線上公開傳播和售賣煙卡的行為并沒有受到有效監管。
煙盒作為煙草制品的組成部分,本不應被單獨分離并進行交易流通。然而,隨著煙卡價格被市場炒作,背后潛藏的經濟利益被發掘,導致煙草銷售點、煙民、兒童等多方參與倒賣煙盒。“這反映出我國在控煙工作方面還存在不足,要確保煙草制品的合法流通和使用,切實保護兒童權益。”李恩澤說。
小學生收集的“煙卡” 曹祎銘 攝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煙卡的危害,社會認識并不統一,不少人對煙卡的態度較為模糊和曖昧。鄭頻頻說:“不少家長并未充分意識到煙卡的潛在危害,還是把煙卡簡單地當作一種游戲來看待。”有家長表示,自從兒子迷上煙卡,自己抽煙檔次提高,也會找朋友搜集煙盒,甚至路過單位的垃圾桶都會多看一眼。在有的家長眼中,“這總比沉迷網絡游戲要好”。
此外,有效治理煙卡需要煙草專賣局、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絡信息辦公室、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局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和協作。然而,各部門之間形成合力并不容易。
為青少年架起煙卡“防火墻”
我國廣告法明確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不少受訪者認為,針對孩子售賣煙卡屬于變相的煙草廣告和促銷,應予禁止。2024年5月,國家煙草專賣局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煙草專賣局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校園周邊便利店等向未成年人售賣煙盒、“煙卡”等物品的行為進行勸阻;要求屬地互聯網企業自主清理“煙卡”等商品信息,關停非法銷售店鋪。
當前,各地已采取一些行動,如貴州下發查處制售“煙卡”違法行為適用法律指引,對學校周邊文具店、便利店等重點場所銷售煙卡行為進行詳細排查,引導經營者自覺主動拒絕未成年人購買香煙及煙盒訴求;安徽相關部門探索將煙卡、煙盒作為關鍵詞標簽,納入預警模型對寄遞環節中涉煙卡包裹進行全息預警,切斷煙卡流通渠道;山東定期分批對廣大零售客戶組織開展系統的法律法規培訓,特別是針對售賣煙卡和向未成年人售煙的嚴重法律后果進行明確告知和深入解讀。
但整體來看,效果不盡如人意。鄭頻頻建議,加強領導和協調,確保治理行動的統一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整治煙卡提供法律依據和操作指南;另一方面各部門開展聯合行動,對涉嫌制作、銷售煙卡的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此外,煙卡與煙草文化直接關聯,治理煙卡離不開控煙行動,不少人建議在整治煙卡的同時,加強控煙工作力度。
同時,強化平臺管理,及時發現并封堵煙卡相關信息的傳播渠道,嚴厲處罰違規發布煙卡信息的網站、平臺和賬號。原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主任姜垣建議,強化網絡安全教育,提高廣大網民的法治意識和自律意識,自覺抵制煙卡信息的傳播,共同營造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
家校社協同用力最為關鍵。要廣泛進行煙卡危害教育,通過系統活動,向學校、家庭及社會各界傳遞科學、準確的煙卡及煙草信息,不斷增強社會共識。新疆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楊富強建議,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鼓勵學生多參與體育、藝術和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動,尋找煙卡游戲的替代品。
來源:半月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