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晚報
2025-02-09 13:13:02
原標題:海陸空鐵 持續賦能建設青島都市圈
來源:青島晚報
原標題:海陸空鐵 持續賦能建設青島都市圈
來源:青島晚報
建強青島都市圈。加快總投資3274億元的52個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市域(郊)鐵路前期工作,實施未貫通公路打通專項工程。加快5個市際縣域合作區建設。擴大政務服務“跨市通辦”范圍。推動建立濟青都市圈聯合工作機制。積極服務和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升沿黃流域海關關際一體協同效能。做好東西部協作和省內幫扶協作工作。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青島依海而生、依港而興。青島港是我國北方最大外貿原油接卸港、北方最大集裝箱干線港以及北方三大外貿鐵礦石接卸港之一,是面向日韓和東盟的“橋頭堡”,是中亞及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也是我國沿黃流域對接國際市場的最便捷的“出海口”。近年來,青島依托港口區位、戰略等優勢,持續做強海洋經濟發展的“開放地”。2024年,《青島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批復,加快構建“一灣兩翼轄六區”的總體發展格局,推動青島港從物流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服務港轉型升級。2024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印發實施,圍繞“強化航運中心規劃引領、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航運物流、加快拓展航運貿易市場、強化航運金融服務保障、促進港產城聯動發展、提升海事法律服務能力”等13項重點任務攻堅突破,力爭到2028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
鐵路方面,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北上京津冀、南下長三角、西接黃河流域、東連煙威地區的放射型路網格局,形成以青島站、青島北站、紅島站為主,青島西站為輔的“三主一輔”客運樞紐布局。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穿針引線”般將各大城市串聯在一起,為青島與外地互聯互通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朝發夕至的高鐵讓城市間的距離不斷拉近,極大地促進了區域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與融合。到濟南,青島基本實現高鐵“公交化”。青島往返北京的高鐵及動車組列車最短運行時間3小時。青島到鄭州等沿黃流域城市也更加方便。
市內交通方面,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復工以來,參建人員勠力同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范施工作業,確保工程安全和質量,高質量打通關鍵節點,為隧道全面貫通打好基礎。膠州灣第二隧道是青島市“七橫九縱”高快速路網的第二橫,也是橫跨膠州灣的第4條機動車通道。受不同巖層條件和斷裂帶的影響,工程采用了“鉆爆+盾構”的組合工法,是目前世界上長度最長、規模最大、施工領域綜合難度最高的海底道路隧道。隧道建成后對促進環灣一體化發展、促進“青黃同城”、打造對外橋頭堡,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徐美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