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5-01-27 10:34:01
原標題:濟南7歲兒童放鞭炮被炸傷,春節期間還有這些高發外傷需警惕!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原標題:濟南7歲兒童放鞭炮被炸傷,春節期間還有這些高發外傷需警惕!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賀照陽
春節期間,隨著家庭團聚、慶祝活動的增多,各類外傷意外也時有發生。為了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我們特邀請手足外科、眼科、兒科的專家帶來相關安全知識,提醒大家注意防范,了解應對措施。
7歲兒童被鞭炮炸傷
2025年1月16日,山東省立醫院急診外科接診了今年第一例因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炸傷的患者。一名7歲的兒童在燃放鞭炮時不慎使衣服著火,從而引燃手里威力巨大的鞭炮發生爆炸。患兒手被炸裂開,多處手部骨折脫位,多根血管、神經、肌腱損傷,造成嚴重的皮膚炸裂傷和多部位燒傷,遭受了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和折磨。經過醫護人員緊急救治,患兒保住了受傷的手,并逐步康復。這一案例再次提醒我們,春節期間應高度重視煙花爆竹的安全使用,加強兒童的安全教育。
放鞭炮是傳統習俗,但鞭炮也容易造成炸傷,不僅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還可能引發火災、燒傷等次生災害。據相關統計,春節期間因鞭炮炸傷而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數量顯著增加,其中不乏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究其原因,山東省立醫院手足與顯微重建外科副主任醫師文朝喜介紹,市民燃放時操作不當,煙花產品藥量過大、制作粗糙,大人對兒童監管不到位,人口密集區域燃放煙花爆竹等都會增加鞭炮傷的風險幾率。
眼部防范這些外傷
在眼科,因鞭炮炸傷而引發的意外事件也屢見不鮮。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研究所副所長、附屬眼科醫院副院長亓曉琳表示,春節期間由鞭炮炸傷導致的角膜裂傷、眼球破裂傷、眼部熱燙傷等最為常見,其次剪刀、木棍、鉛筆等其他原因導致的眼外傷也比較常見,“意外一旦發生,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是永遠的”。
對此,亓曉琳提醒:盡量不要或減少燃放煙花爆竹,可采取逛廟會、外出登山游玩等方式慶祝新年,必要時兒童必須在家長的監護下安全燃放;家里的刀具、剪刀、鉛筆、圓珠筆等可能會產生傷害的工具,家長要告誡孩子不能用來玩鬧;寒假期間,家長務必加強對孩子的監管,避免意外傷害。
一旦發生鞭炮炸傷怎么辦?
濟南市兒童醫院整形燒傷科副主任牛貝貝提醒,爆炸時傷口內的泥土、碎屑等含細菌的異物殘留導致傷口感染幾率高,因此爆炸傷一定要注射破傷風疫苗。當被炸傷后,應根據受傷部位立馬采取處理:
○眼部受傷:一旦損傷眼睛,用干凈毛巾或衣物將受傷的眼睛遮住后立即就醫。如果眼睛局部腫脹、疼痛,皮膚表面沒有開放傷口,要用冷毛巾濕敷。
○頭面部受傷:用干凈的毛巾或衣物擦拭干凈后,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然后馬上就醫。
○肢體受傷:如果是燒傷,處理方式與頭面部受傷相同。如果伴有大出血,則應先進行止血,用毛巾或布條扎住出血部位靠近心臟的一端,并抬高受傷部位,立刻就醫。
兒童摔傷同樣高發
此外,寒假期間,游樂場、公園、滑冰場、滑雪場等游樂場所充滿歡聲笑語,但兒童好動、安全意識差、身體控制不協調等增加了發生摔傷的風險,導致發生四肢骨折就診的病例也不斷增加。
濟南市兒童醫院骨科創傷外科副主任于嘉智提醒,為防止出現這些外傷,家長需要首先增加安全意識,不要帶孩子到危險場所,外出玩耍時要密切注意孩子動向,同時加強對兒童安全意識教育。在進行滑雪、滑冰等運動前,要進行一定的培訓,且要穿戴頭盔,護膝、護肘、護腕等保護裝備。對于摔傷等意外傷害,預防比救治更重要,應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可準備一些如繃帶及跌打損傷的消毒藥品等物資,為發生意外時提供方便。
春節外傷安全提醒
○廚房安全:在使用刀具時,應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一旦發生切傷,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傷口,使用創可貼或干凈紗布包扎,出血較多或傷口較大時應及時就醫。
○防止燙傷和燒傷:處理熱食時要小心謹慎,避免熱油濺出或熱湯傾倒。一旦發生燙傷或燒傷,應立即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傷口,以降低局部溫度,減輕疼痛和腫脹。切忌用冰水沖洗,以免凍傷。創面較大或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鞭炮安全:放鞭炮時,應選擇空曠地帶,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和人群。點燃鞭炮后應及時撤離到安全區域。一旦發生炸傷,應立即用干凈的紗布或繃帶壓迫止血,并盡快前往醫院處理。特別是眼部受傷時,切忌揉眼睛。
○交通安全:春節期間駕車出行時,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不超速、不酒駕、不疲勞駕駛。行車過程中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確保行車安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