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3-12-25 15:52:12
原標題:煙臺明年計劃實施90余個項目,年度完成投資將超過70億元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煙臺明年計劃實施90余個項目,年度完成投資將超過70億元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工作人員對供水設備進行巡檢。(資料片) 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攝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治水興水對煙臺這樣受水資源短缺瓶頸制約的城市尤為重要。
今年,全市實施66個重點水利項目、完成投資55億元;2024年,開展現代水網“百項千億”工程建設,計劃實施90余個項目,年度完成投資將超過70億元;未來3年時間,計劃投資近230億元,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項目……煙臺牢牢把握入選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山東省市級現代水網示范區新機遇,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織牢現代水網,增強水利動能。
借助“兩區”建設提速發展
今年8月,煙臺以全省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成功創建山東省市級現代水網示范區;9月,水利部正式確定煙臺成為國家批復的北方沿海唯一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
從省級示范區到國家級先導區,煙臺不斷被委以重任,也順勢站上國家水網建設的潮頭浪尖,進入了水網建設改革攻堅、提速發展起勢期。
“雙區”的成功創建,離不開煙臺深度融入國家、省級水網,引領新時代煙臺水利改革發展和項目建設實施的戰略考量——
市委、市政府將現代水網建設作為系統治水、破解全市水資源瓶頸制約的關鍵一招,作為全面興水、推動水網融合發展的戰略舉措。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投資55.5億元,提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
注重規劃引領,2022年以來,市政府先后印發實施《煙臺現代水網建設規劃》《煙臺市現代水網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在全省率先啟動市級現代水網建設,聚力構建形成“兩干五庫七脈支撐、三區五源五水統籌”全市現代水網格局。
強調在傳統水利功能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水資源配置,保護水生態,改善水民生,做強水經濟,積極推動河湖生態價值轉化,加快培育綠色生態融合發展新業態,這是治水理念的重大轉變和興水思路的深度拓展,在煙臺治水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雙區”建設將塑造煙臺水利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面對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煙臺如何在全省水利現代化實踐中挑大梁,在全國水網建設示范引領中打頭陣?
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祖玲說,將緊緊圍繞國家和省重大戰略,立足“水安、水美、水智、水富、水活”發展目標,統籌保障“水安全”、保護“水生態”、發展“水經濟”、改善“水民生”,堅持“五化”理念,聚力“水網+”行動。
下一步,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近230億元,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加快構建統籌水安全、水生態、水經濟、水民生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市級骨干水網格局,為國家水網建設探索路徑。
已建成海水淡化項目27個
經過縱橫交錯的管道和10多道工序,原本黑臭的污水變成汩汩清流。從取水口接到的再生水,與手中的礦泉水難以分辨。這神奇的一幕,就發生在全市最大的再生水利用項目——套子灣污水處理廠供萬華工業園再生水項目車間。
非常規水源利用是節水開源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近年來,煙臺因地制宜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不斷發揮其增加供水、減少排污、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等重要作用。
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仲偉介紹說,再生水是穩定的第二水源,對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市建成運行19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規模126.4萬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設計規模75萬立方米/日,出水水質均達到一級A及以上排放標準。
2022年,全市實際污水處理量2.37億立方米,再生水實際利用量1.14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48.1%。其中用于景觀環境28.5%,用于工業企業17.7%,用于城市雜用1.3%,用于綠地灌溉0.4%,用于其他(比如建筑施工等)0.3%。
徐仲偉介紹說,下步將積極拓寬再生水利用渠道,不斷拓寬再生水的使用用途,有效提高再生水產能水質。到2025年,城市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5%,到2035年,城市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
海水淡化作為非常規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市現代水網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已建成海水淡化項目27個,日產海水淡化能力突破14萬噸,提前完成了現代水網建設攻堅行動任務目標。
“煙臺是嚴重缺水的城市,同時又是海水資源豐富的沿海城市,擁有發展海水淡化得天獨厚的優勢。”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賢成介紹說,下步將聚焦水安全保障,全力保障海島用水安全、沿海電廠用水安全、沿海工業園區用水安全,為煙臺市現代水網建設作出海洋貢獻。
計劃實施90余個水利項目
山吳家水庫工程、平暢河地下水庫工程、福山區內夾河生態補水工程……今年,一批水利大項目、大工程密集開工建設,掀起了一波水利建設熱潮。
近年來,煙臺水利以大項目引領大建設,以大建設帶動大發展。按照“積極開發地表水、保護利用地下水,加快使用再生水,有效配置海淡水,綜合調配外調水”原則,加快重點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調配能力。
歷時三年,作為水網項目重中之重的老嵐水庫樞紐工程提前1個月完工,集中安置房已全部完成建設,庫區搬遷安置進行掃尾。縣域“母親河”建設正式啟動、有序推進,萊州王河、招遠界河、龍口黃水河三條縣域母親河,已治理47.6公里,為“一縣一條河、三年全覆蓋”打下堅實基礎。加快推進全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完成治理2450公里,整體覆蓋率63%,明年實現全覆蓋。
服務靠上去,項目跑起來。市水利局副局長景旭介紹說,圍繞老嵐水庫、縣域“母親河”全流域治理等投資大、帶動強的重點項目,實行領導包幫制,全面落實“一線工作法”,及時掌握前期工作進展、投資計劃執行、資金落實等各方面情況,幫助協調解決問題,破解堵點難點,全力推進。
以大項目引領大投資,以大投資帶動大發展。今年,全市計劃實施66個重點水利項目、完成投資53.6億元。到11月底,累計完成投資55.5億元,比去年全年多9.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4.3%,提前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任務。
下步,煙臺將繼續實施現代水網“百項千億”工程建設。其中,2024年計劃實施90余個項目,年度完成投資將超過70億元。
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通訊員 劉延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