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3-12-08 08:53:12
原標題: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青島全國第一
來源:青報觀象山
原標題: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青島全國第一
來源:青報觀象山
好消息傳來!12月7日晚,由中國報關協會主辦的2023中國關務發展大會暨太湖關務節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辦,會上發布了2023年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青島綜合得分位居榜首,獲評最高星級——4.5星級。青島也由此成為唯一獲4.5星級評定的城市。
青島綜合得分位居榜首,獲評最高星級——4.5星級。
作為我國重要的開放港口城市,口岸營商環境始終是青島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市口岸辦與青島海關、青島海事局等口岸相關部門深入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和2023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口岸營商環境優化再上新臺階。此次測評中,青島取得綜合得分第一的好成績,榮獲最優等次,充分說明口岸營商環境建設得到了業界認可。
01
成為唯一獲4.5星級的城市
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和口岸,是青島最鮮明的城市烙印,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所需,更是青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題中之義。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青島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青島從2019年、2020年總分排名第二,到2021年、2022年進入最優等次、排名第一,再到今年成為唯一獲4.5星級的城市,努力可見一斑。
青島口岸的海運集裝箱。
梳理測評指標,營商環境測評借鑒了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在測評指標設置、測評方法、權重設置等方面作了適應性的調整完善及補充細化。測評指標由口岸通關成本、通關時效、監管環境、商事服務及其他配套等多個指標構成,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和公開數據收集,匯總計算得出相應分值,體現了中立、客觀、公正的原則。
口岸通關成本、通關時效、監管環境等具體指標,與青島口岸營商環境建設的發力方向相契合。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青島重點在提升跨境物流鏈安全暢通水平、促進外貿產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數字口岸建設、深化助企紓困、規范口岸服務等方面加力突破,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持續提升通關效率和服務質量。
數字是最好的佐證。今年,青島聚焦建設“智慧口岸”,深化作業改革,簡化內支線中轉貨物作業流程,碼頭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作業效率提升30%;在海運口岸擴大應用“先期機檢+船邊直提”“先期機檢+抵港直裝”監管模式,進口查驗貨物平均縮短通關時間3到7小時;董家口港口岸4個新建泊位對外啟用,新增通過能力1219萬噸……
青島海關統計,2023年前10個月,青島市進出口7335.3億元,同比增長7%,高于全國、全省6.97和4.2個百分點。
02
“向改革創新要動力活力”
口岸是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的綜合體,在激烈的口岸競爭中實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需要健全機制、協同聯動、形成合力。
今年,青島緊盯企業核心需求,向口岸營商環境的“痛點”“堵點”“難點”出擊,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真管用”的政策措施,口岸營商環境建設跑出“加速度”。
口岸服務效率更高——推行“水水中轉+一單制”模式,實現外貿航線轉內支線“一單到底、一票結算、一次委托、一口報價”,通關周期縮短80%;優化“關港通”智慧查驗模式,保障鮮活易腐農產品、AEO高級認證企業、出口趕船貨物優先查驗,平均查驗時長縮短30%;助推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設立科研生物試劑、進口白血病靶向藥進口“綠色通道”,實施機場航站平臺直提,整體通關時效提升60%。
“退貨集拼出口”模式可節約運輸成本40%。
口岸服務費用更低——探索“組合港”跨港區轉運模式,實施“青威一港通”,通關周期縮短2到3天,每箱操作成本節約800元;海關、稅務部門聯合開發“增值稅抵扣信息電子聯網核查”功能,在全國首次實現增值稅抵扣信息“即查即返”,加快企業資金循環,平均退稅時間壓縮80%;推出跨境電商“退貨集拼出口”模式,節約運輸成本40%,退貨周期縮短一半。
企業獲得感、滿意度更強——實施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并強化動態更新,增強口岸收費的透明度、可比性;采用進口集裝箱身份證實名提箱模式,打通與船公司、場站的信息聯通,設備交接單、提貨單電子化92%以上;完善企業意見反饋和協調解決機制,搭建“業務咨詢”平臺,快速回應企業訴求,協調幫助企業減損失、降成本。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好成績的背后,是口岸各部門一項項改革創新,匯聚成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強大力量。
03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每一次榮譽的獲得都是新的起點。青島作為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又是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是必答題。此次獲評最優等次,對青島而言,既是映照當下,更是啟迪未來。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鞏固既有優勢,創造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進一步優化全市口岸營商環境,提升通關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
關、地、港、鐵、企攜手建立沿黃陸海“共商、共建、共享”協作機制。
具體工作中,要聚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結合正在開展的“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圍繞企業關注的優流程、提效能、降成本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高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方面,要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走深走實,堅持目標導向,強化頂層推動,全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舉措落到實處,打造口岸營商環境示范高地和標桿城市。
另一方面,要以智慧口岸試點建設為契機,加快口岸數字化轉型,推進口岸軟硬件和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為跨境貿易便利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營商環境怎么樣,市場主體說了算。要聚焦企業需求精準利企便企,全面施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和24小時預約查驗及作業制度,持續深化完善服務機制,“一企一策”及時解決企業通關便利化問題。同時,進一步完善口岸服務收費公示制度,增強口岸收費的透明度、可比性。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獲得最優等次,對青島營商環境建設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展望未來,青島要下更深、更精、更細、更實的功夫,持續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創新,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余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