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2023-09-07 14:11:09
原標題:青島有了首位快遞“高工”,新職業更有奔頭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原標題:青島有了首位快遞“高工”,新職業更有奔頭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近日,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一名從業者獲評快遞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成為青島市自啟動快遞工程高級職稱申報工作以來評出的首位“高工”。
從表面看,這是職稱評選中稀松平常的小事,背后則透視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職業理念,以及城市不拘一格“定”人才的用人之道。
新職業“身份證”
民宿管家、調飲師、研學旅行指導師、碳排放管理員、碳匯計量評估師、綜合能源服務員、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這些名詞聽起來新鮮,其實都是具有權威“身份證”的新職業。
從2019年至2021年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4批共56個新職業。這些新職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領域:數字和高新技術領域,如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無人機駕駛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如民宿管家、調飲師、研學旅行指導師、互聯網營銷師等;能源與環保領域,如碳排放管理員、碳匯計量評估師、綜合能源服務員、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等。
2022年修訂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比2015年版大典凈增了158個新職業,總職業數達到1639個。其中,新版大典首次標識了97個數字職業,旨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加速技術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由此可見,正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經濟蓬勃發展,催生了職業新模式,拓寬就業新空間,形成了人們在擇業與就業觀念上的多元化趨向。
新職業有了“身份證”,就有了事業歸屬感;但要激發從業者創新力和成就感,還要有證明實力的“學歷證”。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探索在新興職業領域增設職稱系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明確推動職稱評審破“四唯”、立“新標”是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新人才“學歷證”
在新職業領域新設職稱評審專業是第一要務。
北京將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新專業納入職稱評審范圍,青島數字科技產品總監獲評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副高,上海首創網絡作家評職稱,吉林網絡營銷、直播帶貨從業者可以申報職稱,青島快遞行業評出了“高工”、山東導游也能評職稱……如果“身份證”讓新人才更自信,那么打破職稱評定壁壘的“學歷證”則解決“成長煩惱”,打開新職業發展空間。
其中,設置與“四新”經濟相匹配、人才評價與人才使用相銜接的“專業”尤為重要。
山東省聚焦“十強”產業、鄉村振興、海洋強省等重大發展戰略,增設大數據工程、快遞工程、技術經紀、新型職業農民等職稱,開辟新職業人才職稱晉升“新路徑”,引導各類人才向新產業、新業態等“四新”經濟集聚,打造“四新”經濟人才集聚高地。
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正疾步前行,面對缺乏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評價標準的問題,青島市于2020年出臺《關于加快打造工業互聯網人才集聚高地的行動方案》,提出要依托卡奧斯平臺等資源優勢,積極爭創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培養評價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在全省率先試點開展工業互聯網職稱評審,探索開展工業互聯網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暢通工業互聯網人才職業發展通道。2021年,青島發布《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實施意見》,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才評價標準。
臨沂高新區作為山東省內首批開發區特色職稱評審試點之一,通過創新評價標準、暢通申報通道、嚴格評審程序、全力靠上服務,培育和集聚了159名物聯網、智能制造領域專業技術人才。
在新產業職稱評審標準方面,山東省突出“精準”導向,結合人才成長規律和職業特點,分職業、分層次、分崗位,先后制定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制造、大數據工程、快遞工程、技術經紀等10余個新職業職稱評價標準,著力解決人才評價標準“一刀切”的問題。
截至2022年初,山東省已評出大數據工程、快遞工程、技術經紀等新職業職稱1.3萬人。其中,全省已評出工業互聯網職稱951人,其中,新型功能材料工程技術職稱247人,船舶與海工裝備職稱217人,物聯網及智能制造職稱72人,碳纖維復合材料職稱33人。山東省郵政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郵政業累計有6094人獲得快遞工程技術初、中、高級職稱資格;青島市947人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職稱。
新經濟“入場券”
前不久,青島立博汽車零部件精密鑄造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柴葉飛和副主任王樹軍迎來了一件喜事——兩人紛紛獲評高級工程師職稱。“職稱不是評價人才的唯一方式,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申報某些高端項目時,職稱一直是企業的短板,在柴葉飛看來,沒有職稱一直是自己多年的遺憾。
“創業多年,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我和樹軍自身的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但由于以前的忽視,一直沒有參評過職稱。這次通過‘專精特新’企業職稱舉薦制讓我們成功取得了高級工程師職稱,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問題,也讓我們在企業競爭中有了更多的優勢。”柴葉飛說。2022年度,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共有138人通過舉薦制取得了副高級工程師職稱,20人通過舉薦制參加正高級工程師評審。這是青島市首次在職稱申報中引入用人單位舉薦的做法。
一項項沖破藩籬、轉變觀念的改革舉措次第開花結實:青島出臺職稱評審“43條”,明確自由職業者均可參加職稱評審,高層次人才可越級申報,無需“排隊等”“熬年限”;青島出臺《關于推進向鏈主企業放權促進產才融合發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將技能等級認定、初中級職稱評審、高層次人才推薦、人才服務定制等“四權”下放給鏈主企業,賦能鏈主企業提高人才引育用效能,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擁有了新人才,就拿到了新經濟未來的“入場券”。給新職業、新產業人員評職稱,開辟了事業晉升通道,既是對他們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肯定,也必然促進企業行業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讓新職業、新產業的從業人員嘗甜頭、有奔頭,有效激發各類人才投身新職業、新產業的積極性,為新職業、新產業打造凝才聚才“新高地”,以新經濟激活新動能。
數據顯示,2022年,青島市實現“四新”經濟增加值5103.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4.2%,新經濟發展全面起勢。
青島正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和人才發展需求,推動實施產才融合促進計劃,著力打造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只有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廣開門路“引”才,不拘一格“育”才,多措并舉“留”才,才能讓人才活力充分涌流,讓更多“千里馬”脫穎而出,競相奔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