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03-25 15:02:03
原標題:探索新經濟激活新動能的“青島路徑”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探索新經濟激活新動能的“青島路徑”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青島新經濟發展正全面起勢。
錨定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青島通過一系列新經濟培育政策措施,從企業培育、場景創新、數字賦能等方面靶向發力,探索出一條以新經濟激活新動能的“青島路徑”。2022年,全市實現“四新”經濟增加值5103.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4.2%。這是記者從24日上午舉辦的青島市新經濟新動能高質量發展推介會上獲悉的。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出席會議。
據了解,一批站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前沿的企業在青島加速成長。開創國內首家AI視覺算法商城的山東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11月落地青島后發展迅猛。在經控金融、青島國信、山東陸海、青島海創智鏈等本地資本的支持下,極視角融資進程大幅提速,并結合本土需求開發120余種算法新應用。依托自主技術,青島大東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迅速拓展市場,拳頭產品數控沖床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二。
進入成長快車道的極視角和大東科技是青島新經濟新銳企業和潛力企業培育梯隊的代表。在企業培育方面,市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青島市新經濟新銳企業若干政策實施細則,評選出首批15家成長起點高、專業領域新、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新經濟新銳企業,市財政給予每家企業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出臺青島市新經濟潛力企業庫管理辦法,認定了122家新經濟潛力企業,作為新經濟領域“后備軍”,加強扶持與服務。新經濟新銳企業中,九成以上企業年營收超億元,七成企業年營收增長超50%;新經濟潛力企業中,半數企業獲得創投風投資本支持,四成企業擁有上市計劃。
搶抓數字經濟機遇,以數字賦能為企業降本增效。在2022年,承擔建設青島市外貿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的青島易鏈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為上千家青島外貿企業提供數字化診斷服務,幫助企業節省了約6000萬元的物流費用,釋放了超過10億元的現金流。
不只在外貿領域,在數字賦能方面,市發展改革委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建設工作,在汽車、裝備制造、食品飲料、高效農業等十余個行業領域,遴選認定了首批10家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截至2022年底,10家賦能中心累計診斷賦能企業630余家,落地數字化改造項目180余個,在破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敢轉、不會轉、不想轉”上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當天的推介會是對青島新經濟企業發展需求的又一次精準對接。會場內,新能源汽車車用芯片技術創新應用實驗室等8家實驗室、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分別與科研平臺、銀行及創投風投機構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現場簽約合作金額達2.5億元。會場外展出了部分新經濟企業的場景對接需求和企業聯系方式。會議結束后,不少企業代表和金融機構代表在會場附近駐足對接、深度交流。
據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青島將以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為主線,搶抓新經濟發展戰略機遇期,從核心技術攻關、數字化轉型、場景挖掘開放等方面持續加大新經濟培育力度,做優新經濟發展質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鼓勵創新應用和場景應用實驗室企業、新經濟新銳企業、新經濟潛力企業等中小企業聯合產業鏈“鏈主”企業、科研機構共建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推進“卡脖子”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加快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基礎好、轉型需求迫切、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龍頭骨干企業為切入點,持續開展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建設,推出一批產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模式。加強場景挖掘開放,引導龍頭企業主動開放企業場景,與產業鏈上中小企業共享研發設備、專業人才、供應鏈體系,加快結成場景應用“聯合體”。統籌開發工業互聯網、新基建、智慧城市、智慧港口、文化創意等領域應用場景,積極發布應用場景,為企業提供更多資源共享機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