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3-02-13 16:43:02
原標題:“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濟南”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濟南”
來源:濟南日報
“濟南,你好像在玩一種很新的藝術”“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濟南”“打卡超然樓亮燈一瞬”“踩高蹺的濟南‘酸妮兒’”……近期,濟南國際雙年展、趵突泉、超然樓、非遺表演等多個文化IP在社交網絡平臺刷屏,創(chuàng)造了一波流量高潮。
在文旅業(yè)迎來復蘇之際,濟南以全新的面貌成功“出圈”,化身“流量收割機”。而這背后是這座城市厚積薄發(fā)、開放包容的創(chuàng)新表達,是建設底蘊深厚的文化之城的不斷探索,更是城市軟實力全面提升的有力證明。
“以文興城,以文塑城”,濟南正在顯現(xiàn)煥然一新的城市文化軟實力。文化濟南“出圈”的“流量密碼”是什么?值得深思!
現(xiàn)象級藝術“出圈”文化濟南的國際表達
跳舞的維納斯、南極仙翁、宇航員……近期,一則以“濟南,你好像在玩一種很新的藝術”為文案的短視頻在抖音微博等自媒體平臺走紅。視頻展示的則是濟南國際雙年展上的高人氣作品《神話》。
1月7日起,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濟南市美術館兩大主展區(qū)同步開展,匯聚了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qū)221名藝術家的272件當代藝術精品。
自開展以來,市民爭相打卡體驗,多個互動沉浸式作品前排起長隊,引發(fā)觀展熱潮。據統(tǒng)計,農歷正月初三至初六,4天內山東美術館日均接待觀眾近萬人。
這不是自帶流量的濟南國際雙年展第一次“出圈”了。在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上,采用獨特藝術視角呈現(xiàn)的作品《超然樓》,就引發(fā)了現(xiàn)象級的藝術“破圈”,掀起一波觀展熱潮。
作為以濟南命名的雙年展,濟南國際雙年展今年已舉辦第二屆。兩屆雙年展共吸引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500多位藝術家參展。
作為集當代性、國際性、專業(yè)性、學術性于一體的高層次藝術展示平臺,濟南國際雙年展一方面展現(xiàn)了濟南文化的厚重積淀和開放包容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濟南本土藝術資源,增強了自身的文化實力,擴大了城市的國際影響力。
在濟南這樣一個傳統(tǒng)文化深厚的城市,如何用國際視野發(fā)揮獨有的文化資源優(yōu)勢,激發(fā)出新的活力?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嘗試具有典型而深刻的意義。
當前,濟南正加快構筑全國重要的區(qū)域文化高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重要門戶和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這樣著眼于開放交融、與世界對話的文化交流實踐,在濟南還有很多。
2022年,濟南建成全省首個區(qū)域性國際傳播中心,中國——加勒比發(fā)展中心成功落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東亞文化之都”濟南活動年、“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濟南國際泉水節(jié)等系列活動的策劃開展,讓濟南文化在全國和世界的舞臺上留下了泉城印象。
未來,濟南將以更加立體多元的形式,向世界講好濟南故事。
爆款IP持續(xù)輸出源于更深層次的挖掘
近年來,濟南文化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具有時代性的。在不斷創(chuàng)新挖掘特色文化符號中,一批富有城市內涵的文化IP走紅。
春節(jié)期間,濟南一系列非遺表演在網絡上吸粉無數。踩高蹺的花旦角色“酸妮兒”、章丘三德范的“大扮玩”、商河鼓子秧歌收獲了眾多市民和網友的喜愛。
近期,“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濟南”成為眾多市民游客打卡濟南必用的短視頻文案。汩汩噴涌的趵突泉、瞬間亮燈的超然樓火爆網絡,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這些看似偶然的走紅,其背后是濟南基于厚重文化積淀的不斷挖掘與運營的必然結果。
濟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深受黃河文化滋養(yǎng),龍山文化、齊魯文化、紅色文化等在這里交融,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造就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積淀。
城市必須有自己的個性。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和特質所在。泉水作為濟南的根與魂,賦予了這座城市有別于其他城市的獨特氣質與魅力。
濟南在如何進一步寫好“泉水”這篇文章上,不斷探索。早在2005年,濟南就啟動了“濟南泉水”申遺工程。2009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復,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目前濟南泉水達1209處,趵突泉連續(xù)噴涌19年,是名副其實的“千泉之城”。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不斷抓好泉城歷史文脈保護傳承,探索出文化遺產保護的“濟南經驗”。截至目前,濟南已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3項。
去年,在勇奪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四連冠”之際,濟南全面推進“十大之城”建設,深入開展“提升城市軟實力創(chuàng)建文明典范城”十大攻堅行動,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chuàng)建。同時,濟南深入挖掘利用齊魯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泉水文化、名士文化、二安文化等資源,城市軟實力顯著提升。
讓流量更有后勁 向“長紅”進發(fā)
提升城市軟實力是增強城市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城市軟實力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既要有“快速出圈”的能力,也要有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
讓濟南文化的流量更有后勁,一方面需要考慮如何將現(xiàn)有的流量轉化為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另一方面也要從挖掘自身內涵出發(fā),打造更多文化“爆款”IP。
圍繞提升泉城文化軟實力,濟南提出,將以建設“十大之城”為總抓手,統(tǒng)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爭創(chuàng)首屆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同時,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運用好紅色資源,傳播好紅色文化,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著眼于持續(xù)挖掘黃河文化,濟南將打造黃河文化軸,加快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市博物館(新館)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四季泉城·大美黃河”活動品牌影響力,創(chuàng)新黃河文化保護傳承。
在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方面,濟南將加快城子崖、大辛莊等考古遺址公園和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非遺活態(tài)傳承工程,建設泉水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持續(xù)推進“泉·城文化景觀”申遺,推動以“二安”為代表的詩詞文化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
推動傳統(tǒng)文化資源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濟南將打造詩城詞都、曲山藝海、書香濟南、海右文藝等文化品牌。同時,積極推進泉水博物館規(guī)劃建設,壯大泉城圖書館聯(lián)盟,構建“15分鐘文化服務圈”。辦好濟南國際泉水節(jié)、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等一批文化活動,進一步增強“東亞文化之都”影響力,提升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帶動文旅等產業(yè)發(fā)展。
文化是城市之“魂”,與城市融榮共生。未來,濟南需要深入挖掘文化IP價值,以提升文化軟實力為抓手,進一步塑強城市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文化支撐。
(濟南報業(yè)時政融媒工作室記者張靜統(tǒng)籌林江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