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2-12-19 10:16:12
原標題:2022市辦實事民生答卷② | 青島42條未貫通道路年底將全部“打通”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2022市辦實事民生答卷② | 青島42條未貫通道路年底將全部“打通”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42條未貫通道路年底將全部“打通”
今年全市13個立體人行過街設施項目已開工,“四好農村路”建設養護工作超額完成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作為暢通市民出行環境,大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工程,未貫通道路打通工作一直備受關注。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以未貫通道路打通工作列入市辦實事項目、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重要契機,瞄準城市路網的堵點、卡點和痛點,持續發力推進未貫通道路打通工作,全面提速項目落地實施。
據悉,截至目前,李滄區秀山路、迎真宮路,嶗山區梅嶺西路、山東頭路,城陽區春城路、崇陽路等36條道路已經打通,提前超額完成了打通30條以上未貫通道路的市辦實事工作目標,預計年底前還將打通市北區勁松一路等6條道路。
“以往上班需要繞行,株洲路打通后,我們的上班之路可以一路暢通,方便極了。”株洲路即將順利打通的好消息,讓在嶗山區上班的金先生喜出望外。株洲路打通工程位于嶗山區中韓片區,西起株洲路現狀橋,東至海爾路。
為了保證道路12月份通車,各級各部門形成攻堅合力,在10月25日完成拆遷工作后,安排專家論證,調整施工工藝、加班加點搶工期,將原定6個月的工期縮短為1個半月。待道路打通后,株洲路將實現全線貫通,市民可驅車在株洲路上一路暢通,有效分流滁州路、合肥路、遼陽路等東西向主干道路的交通壓力;同時,株洲路還可以作為膠州灣大橋接線二期地面道路的臨時替代道路,滿足周邊居民和企業的交通需求。
立體人行過街設施方面,今年全市已累計開工13個項目,其中臺東三路威海路天橋已成為島城新晉“網紅打卡地”;即墨區華山路小學人行天橋提前完工,方便師生安全過街;同安路嶗山區實驗二小人行天橋、西海岸新區江山路靜江路人行天橋已實現主體完工。
在廣袤的鄉村,交通基礎設施也迎來全面升級,村民們的出行環境大大改善。西海岸新區大亮馬—小亮馬路是連接西海岸新區與濰坊諸城的重要道路,此路原先是一條未貫通道路,兩地居民交通十分不便。隨著村莊壯大及區域經濟的發展,農用運輸車增多,交通量的增加對道路狀況和通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該項目被納入農村公路改造計劃。
經過兩地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一條平整筆直的水泥路建成了。“兩個村的村民盼這條路盼了很久,原來的路一到下雨下雪天就沒法走了。改造后的道路從3到4米拓寬到5米,從土路變成混凝土路面,還修了高標準小橋,讓大小亮馬老少爺們出門干農活搞運輸不再發愁,這真是小康路上圓了百姓的富裕夢。”看著村邊已建成的道路,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大亮馬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周家軍高興的心情溢于言表。
今年,建設養護“四好農村路”800公里列入市辦實事。市交通運輸局勇擔重任,集中力量,靠前服務協調,全力督促推進實施了大亮馬—小亮馬路改造等一批民生項目,全年累計完成建設養護“四好農村路”1301公里,完成年度800公里目標任務的162.6%。在此基礎上,積極組織各區(市)對群眾需求再摸排、再梳理,新增建設養護“四好農村路”483公里,危舊橋梁改造20座、村道安保工程452公里,上述任務均已于11月底完工。市交通運輸局公路中心主任孔大川介紹,到今年年底,青島農村公路中,縣鄉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將達到9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周建亮)
優化調整88條線路
公交出行更便捷多處公交場站啟用后將進一步提升公交服務質量
便捷的公共交通是確保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維持城市運轉的重要保障。為優化調整公交線網、解決公交占路停車等問題,推動開工和投用公交場站6處、優化調整公交線路80條(次)兩項工作列入今年市辦實事項目。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目前,這兩項實事已經完成,市民出行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對“公交都市”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市辦實事辦理過程中,市交通運輸局結合市民出行需求、市區步行街改造、地鐵及綜合客運樞紐銜接等需求,持續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截至目前已累計優化調整公交線路88條,占年計劃的110%,超額完成任務。市交通運輸局城市交通處處長陳剛介紹,通過優化調整公交線路,較好解決了午山片區、雙埠片區以及高昌路、火炬路、城陽火車站等區域公交出行問題,同時降低了松嶺路、重慶南路等路段公交線網重復系數,提高了公交運行效率。
以午山社區為例。轄區內共有11個居住小區,居民達萬余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里沒有通行公交車,居民出行多以打車或者開車為主。隨著周邊小區居民入住率提高,“出行難”問題日漸顯現。今年9月24日,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嶗山巴士公司開通了418路線(由云嶺路停車場發往崎嶺路午山一路)。這條里程僅約4.1公里的“微循環”線路解決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填補了午山社區公交線網盲點,滿足了朱家洼小區、魯商藍岸麗舍、嶗山區第三實驗小學附近居民的出行需求。“以往,需要步行15分鐘才能到最近的公交站點,‘家門口’的418路開通后,不到5分鐘就能到車站。”65歲的社區居民鐘大爺感慨地說,對我們老年人來說,這條線路開到了“心坎”上,出門買菜、送孫子上學等都很方便。
在對公交線網優化調整過程中,青島既從小處“落筆”,讓市民感受到市辦實事的“民生溫度”,又從大處著眼,全力匹配全市旅游品質提升三年攻堅行動等城市發展戰略,適時開通公交旅游一體融合發展的新線路,更好地滿足城市發展需要。12月7日開通的23路支線就是這樣一條線路。23路支線單程線路長度19.5公里,由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公司運營,從鐵路青島北站東廣場發往奧帆海洋文化旅游區。“這條線路定時定點發車,外地旅客從青島北站下車后可以便捷前往奧帆中心。”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公司第七分公司經理于海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實時跟蹤線路運行情況,不斷完善運營方案、改進服務方法,精準對接市民游客個性化、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切實把實事做實做細做優。
公交場站方面,結合李滄區、嶗山區、高新區等區域控規,由各區配建公交場站,市交通運輸局統籌推進場站建設和啟用。其中,甘泉路公交場站于4月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國金中心、祥源路、火炬路、紫荊閣、科韻路5處公交場站按期建成,投用后可進一步緩解部分區域公交車夜宿城市道路問題,更好地支撐公交線網優化和開辟調整,提升公交服務質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