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2-08-25 18:04:08
原標題:兩周38位院士到來,煙臺發生了什么?
來源:煙臺日報
八月的煙臺,因為一個又一個高級別頂級盛會的召開,一批又一批海內外院士的到來,無疑成為中國創新版圖上最閃耀的“星”。
8月9日至23日,以煙臺黃渤海新區為主會址,東北亞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論壇暨2022中國海洋經濟論壇、中國·煙臺第四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制造院士論壇、2022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2022第四屆“新動能”產才交流大會、第三屆太空與海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等五場大會相繼召開,短短兩周時間,共有38位院士與會,他們圍繞海洋經濟、光電及磁性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交流研究成果,把脈產業未來,獻策煙臺高質量發展,實現了人才集聚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在全國各地爭相發力“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當下,院士集聚煙臺成了“現象級”事件。是院士選擇了煙臺,還是煙臺選擇了院士,其背后深意引人深思,給區域創新發展帶來諸多啟發。
院士來了
創新前沿來了
“院士”是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一位院士就是一個學術領域的權威代表,掌握著科技創新前沿的最新密碼,更是傳遞產業最新動態的信使。
8月份,數十位海內外院士紛至沓來,在產業發展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這給制造業大市煙臺帶來了什么?
YMG全媒體記者 侯召溪
“‘數字孿生’也將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我們要深耕數字采集,更好實現從‘過程孿生’理解‘數字孿生’?!眹@制造業發展趨勢和競爭態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給出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前全球“抗新冠藥物”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詳解團隊做法:“目前,我們給出的一個解決辦法是使用阿茲夫定和可利霉素相結合,分別用于活性抑制和表達抑制,從而實現‘雙保險’。”
“制造業要邁向高端,必須多聽企業需求,多了解高校和科研院所對產業未來發展的研究,發揮各方優勢,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敝袊こ淘涸菏織钊A勇,就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給出路徑方案。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回放在煙臺召開的五大盛會,院士發言聲聲入耳,既介紹了創新最前沿動態,又提出協同創新路徑方法。
會后,煙臺企業界人士給出如是評價:有最新研發信息分享,有產業把脈點評,有未來趨勢分析,與院士專家近距離“對話”收獲不一般。
院士來了,與會人士受益匪淺,辦會單位煙臺同樣收獲滿滿。在2022第四屆“新動能”產才交流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團隊與玲瓏輪胎簽署合作協議,外籍院士閔永剛團隊與萬華節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外籍院士陳建平與中節能(山東)節能環??萍加邢薰竞炇鸷献鲄f議,外籍院士陳建平等四位專家正式受聘為煙臺黃渤海新區特色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專家顧問,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撐。
“創新”為媒
產業為基
院士,煙臺。這兩大關鍵詞,近日反復出現在新聞報道中,成為煙臺和國內各大媒體關注的熱點。
煙臺作為地處膠東半島的地市級,黃渤海新區作為獲批不久的省級新區,靠什么吸引了如此多院士,又憑什么留住了院士?
在煙臺黃渤海新區經發科創局副局長趙玲看來,這源于對創新的高度重視和優質的營商環境?!白罱鼛啄?,我們注重用創新引導產業轉型,不僅讓人才有施展的舞臺,有應用的場景,可以高效地實現成果轉化,也以‘企業家第一,科學家至上’的理念和賓至如歸的服務,讓人才特別是有合作的院士對煙臺有著很高的評價,這樣就可以以院士引院士,吸引更多人才來創業。”她說。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外籍院士張緒穆的感受印證了這一點。“黃渤海新區作為煙臺的現代化經濟中心,同時作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級開發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創新創業優勢,營造了非常良好的尊才、愛才、留才環境,是創業安居的一片樂土?!彼钣懈杏|地說。
目前,煙臺黃渤海新區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5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個,聚集起劉維民院士、蔣莊德院士等一批行業頂尖人才和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在魯東大學教授李世泰看來,今年以來,如此多的院士來到煙臺,吸引他們的有煙臺的創新土壤,更有產業根基的支撐。梳理每項行業頂尖盛會落地煙臺背后,都離不開產業發展的“磁場”效應。
以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為例,該會議在煙臺舉辦多年,恰是源于煙臺生物醫藥產業的硬核實力。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作為煙臺重點培育的16條產業鏈之一,煙臺生物醫藥產業規上企業達到了127家,全業態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榮昌、綠葉、石藥3個百億級園區正全速推進。去年山東省3款國家一類新藥上市,煙臺占了2款。該產業已匹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0余人,落戶院士工作站1個,“創新好藥、煙臺制造”品牌將進一步擦亮。
我國太空與海洋領域的頂級學術盛宴第三屆太空與海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今年首次在煙臺舉辦,吸引航空、航天、航?!叭健碑a業領域11位院士參加,也很有說服力。
目前,煙臺已布局東方航天港、衛星應用產業園、南山航空材料產業園、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等重大產業板塊,聚集了中集來福士、山東長征火箭、華宇航天等近50家骨干企業及300多家配套關聯企業,產品廣泛用于衛星、船舶、火箭、雷達等高端制造領域;擁有中國航天513所、航天動力系統試驗研究中心、中集海工研究院、海軍航空大學、哈工程研究院等20多個院所平臺,與西安交大、華中大、哈工大、西北工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開展了一系列“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論壇現場,煙臺黃渤海新區專題發布了打造“空天海戰略裝備智造城”規劃藍圖、實施路徑、推進舉措,向與會院士專家遞出合作橄欖枝,發展前景讓人充滿期待。
發力協同創新
“新打法”帶來最優解
“多少年了,沒見過如此多的院士集聚煙臺,已經形成了一種‘現象級’?!睙熍_開發區工委委員、經發科創局局長姚光磊對院士扎堆黃渤海新區興奮不已。
兩年來,越來越多的院士專家來到煙臺、創業煙臺、扎根煙臺,其實不是偶然現象,背后推手是煙臺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新打法”——按照“一個產業集群、一個科創平臺”思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快布局多層級科創平臺,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的成功運行,就是鮮活注腳。
作為全省首批六個省級實驗室之一,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引進了6名院士、多名國家和省部級人才,啟動了3個公共研發平臺、5個研究中心和多個聯合研發中心,11個創新團隊開展科研工作。
院士領銜,協同創新成果顯現。“在省實驗室的聯合攻關下,我們的選針模組這一核心部件突破了技術天花板,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提升了整個提花機的性能,也幫助客戶節約了售后和維修成本?!睙熍_宋和宋智能科技公司專用部件研發部負責人付振山說。目前,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已與全市10余家企業達成合作,服務企業80余家。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煙臺堅定不移走平臺集成搭建的創新發展之路,高效激活第一動力。
目前,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和新藥創制2個山東省實驗室正快速建設、數量占全省1/5,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5年將帶動社會投資50億元、轉移轉化科技成果500項。依托科創平臺載體,煙臺加快布局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海洋經濟創新區和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兩區兩廊”,打造八角灣、裕龍島毗鄰區域兩個人才聚集區,讓尊重人才、崇尚創新在煙臺大地蔚然成風。
煙臺是一座流淌著創新基因的城市。早在“十一五”期間就形成了七成以上研發機構設在企業,八成以上科研經費來自企業,九成以上科技成果來自產學研結合的“七、八、九”科技創新格局。
“如今,煙臺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新打法’,成效是顯著的,海內外院士集聚到來,已經給出了答案?!崩钍捞┤缡窃u價。
YMG全媒體記者 侯召溪 通訊員 郭傳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