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wǎng)
2021-03-05 10:10:03
原標題:老黨員柳景譚:給人一勺水 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來源:魯網(wǎng)
魯網(wǎng)3月5日訊(記者 陳珊珊 通訊員 閆盛霆 曹曉霞)“講黨史,必須講正確的黨史,才能堅定群眾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這幾天,退休老干部、老黨員柳景譚在忙著備課講課。“黨史教育是大事,來不得半點含糊。”雖然年逾七旬,做起事來一點也不拖沓。
柳景譚出生于1949年11月,是原黑旺鐵礦退休老干部。2018年又獻余熱,在淄博市淄川區(qū)寨里鎮(zhèn)東苑社區(qū)黨總支部擔任委員,2019年始,兼任第一黨支部書記。2020年7月,被淄川區(qū)委宣傳部、區(qū)委黨校聘為村居理論宣講員。從此,他肩上了又多了一副理論宣講的擔子。
柳景譚說:“做好一名基層理論宣講員,首先,要潛心學習。給人一勺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我們宣講員不同于普通老師,給人的這一勺水,是時常在變的。因此,要從學‘早’、學‘了’、學‘巧’三個維度出發(fā),把新時代新思想新聲音內(nèi)化于心,引起聽眾的共鳴。其次,要精心準備。宣講要讓人知道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個淺顯的道理,就要講清三點,即要把握重點、找準亮點、關(guān)注興奮點,打通宣講工作的‘最后一米’。最后,要用心宣講。聽眾對理論理解程度,來自宣講員的自信程度,你自己都不信,叫誰信。作為一名基層理論宣講員,要對自己的宣講內(nèi)容、對自己的風格、對宣講的聽眾有信心,把理論傳送到群眾的心坎上,讓我們的理論更加入腦入心。”
讓過去的“大喇叭”變成干部群眾的“隨身聽”
在宣講過程中,柳景譚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堅持用“小故事”闡釋“大道理”,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真善美,挖掘身邊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找準切入點,以小見大,讓群眾從身邊典型和樸實故事中領(lǐng)悟意義、感悟正能量;堅持用“百姓話”講述“百姓事”,根植生活,貼近群眾,運用群眾話語體系,將官方語言、學術(shù)語言轉(zhuǎn)換為群眾語言、地方方言,用平實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使宣講活動更加接地氣;堅持借助“微宣講”凸顯“大作用”,通過把宣講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設(shè)立短小精悍的微課堂,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地宣講理論政策,實現(xiàn)更大限度的“擴音”,讓過去的“大喇叭”變成干部群眾的“隨身聽”,切實增強理論宣講的針對性、實效性,增強對干部群眾的吸引力、感染力,為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從更廣闊的層面向基層、向群眾傳播過程中實現(xiàn)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是新形勢下打通理論傳播最后一米的重要手段。
不少群眾說:“柳書記平時就是我們的好榜樣,他講的我們不僅愛聽,并且句句都能聽懂,所以我們更愿意聽他講。”柳景譚感慨地說:“經(jīng)過學習培訓,自己感覺提高非常大,特別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當前的重點工作任務(wù)有了很好的掌握,每次宣講完,聽到鄉(xiāng)親們對我的贊許,并得知大家有所收獲,我都會感到非常高興,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基層愛聽的“好聲音” 群眾夸獎的“貼心人”
2020年以來,柳景譚宣講20余場,受眾千人有余,尤其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中,全會剛閉幕,柳景譚就在東苑社區(qū)進行宣講,現(xiàn)在柳景譚已經(jīng)成為基層愛聽的“好聲音”、群眾夸獎的“貼心人”,在潛移默化中,使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入腦入耳入心,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宣講員只要嚴格要求自己,保有潛心、精心和用心這三顆心,將面向基層的宣講工作做得更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