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0日訊 近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公布山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的通知》,認定濟南市生物醫藥等12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促就業、穩增長的“穩定器”,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2020年3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制定印發《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1年)》。方案中明確,要瞄準技術前沿,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節能環保等領域培育一批高端產業集群。
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首批名單中,濟南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等3個集群來自生物醫藥產業,煙臺市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等6個集群來自高端裝備產業,他們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發揮越來越強有力的“主引擎”作用。
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占據“半壁江山”
裝備強則工業強,裝備制造業一直以來被譽為“工業之母”。它不僅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更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三年前,山東省啟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列為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之一。
從榜單可以清晰看出,六個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占了首批榜單的半壁江山,其中濰坊、濟南、濟寧、聊城四市的產業集群屬于智能制造裝備領域,煙臺的核電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亦是近年來山東搶占海洋產業發展制高點的集中體現。
圖|山東核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煙臺市核電裝備產業集群,擁有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1個,國內核電領域首個新興產業機構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6個。龍頭企業之一山東核電設備,2019年營收4.7億,是國內首家AP1000核電高端裝備制造企業。
圖|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依托濰柴和盛瑞傳動強大的“引擎”作用,濰坊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是實現就業人數最多的集群,這里開發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驅汽車8檔自動變速器。擁有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濰坊)中心,2019年創建市級以上創新平臺25家。
放眼未來,山東“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也對高端裝備產業做了重點部署。今年2月9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展望‘十四五’”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上,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張中英介紹,山東省在高端裝備、汽車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領域,安排布局了80多個重點項目。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賦能新舊動能轉換
山東是醫藥大省,發展醫養健康產業的基礎雄厚。醫養健康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大新興產業之一,而生物醫藥正是醫養健康的重點領域之一,在我省高質量發展戰略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圖|齊魯制藥
以濟南為例,作為省會城市,濟南市區位交通優越,醫療、科研資源疊加優勢明顯。濟南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擁有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和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2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其中,齊魯制藥作為龍頭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113億位列全省第一。這里還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原料藥生產基地,抗腫瘤、抗體類藥物國際領先。
值得注意的是,濟南的配套骨干企業也正在展現出勢不可擋的發展優勢,其中齊魯干細胞為亞洲最大的人類遺傳資源庫,華熙生物為全球最大透明質酸原料生產基地。
同處在省會經濟圈的淄博,近年來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和工業轉型升級的主導產業之一,培育了一批生物醫藥的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新華制藥,是全球最大的解熱鎮痛類藥物生產和出口基地;瑞陽制藥,是全國最大的頭孢類原料藥生產基地之一。
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生物醫藥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在今年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山東明確將強化“卡脖子”技術攻關,在生物醫藥等領域每年實施100項左右重大技術攻關,培育新型研發機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