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19-05-20 15:29:05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日前,記者獲悉,山東省稅務部門瞄準高新技術產業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突出作用,服務向前一步,更要深入一分,讓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在高新技術企業落實落細,為企業動能轉換、技術研發、科技創新騰挪政策空間,提供稅收支持。
助力高端制造從競爭“紅海”走向“藍海”
搭積木一樣建樓房已成為建筑業的潮流,但傳統的木、竹、鋼模板存在著“粗、傻、笨”弊端。山東泰義金屬科技公司的鋁模板完美解決了這些問題,密度是鋼的1/3,重量輕、耐腐蝕,可循環使用300次以上、并且無氧化,被應用到萬科、融創、恒 大、碧桂園等行業翹楚的工程里。每年300萬平方米的巨大產能,讓其坐穩了行業第一的寶座,成為“隱形冠軍”。
作為山東省住建廳認定為鋁模板行業全省唯一的“裝配式建筑產業示范基地”,泰義金屬與山東大學合作建立高端精密鋁材料研發中心,并成立精密鋁型材產成融合研究院,現有研發設計人員473人,在上海、西安、合肥、濱州設立技術中心。
“在企業發展進程中,我們始終把技術創新放在首要位置,因為我們知道只有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走深加工、高附加值,才能超越傳統的產業競爭,走入‘藍海’。” 山東泰義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瑞廷:“減稅降費對企業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2018年企業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達到2600萬元,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56萬元,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讓我們的拳頭產品更硬、‘冠軍’寶座更穩。”
作為民營股份制企業典型,煙臺大豐軸瓦有限責任公司能夠建立自主品牌,擁有與國際品牌一較高下的實力,離不開企業的研發創新,更得益于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大力扶持。如今,大豐軸瓦已定點為玉柴機器、濰柴動力、中國重汽等國內一流發動機廠家配套自主品牌的軸瓦產品,其國Ⅳ、國Ⅴ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20%,船舶動力軸瓦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50%。
“我們每年銷售收入的5%以上都用于技術研發,近三年來,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390萬元,節約資金208萬元。”煙臺大豐軸瓦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木儉樸介紹,大豐軸瓦現為濰柴動力研發共同體、一汽技術中心軸瓦基地、山東省內燃機研究所合作企業,設有“山東省大功率內燃機軸瓦工程實驗室”等三處技術研發部門。創造的50余項國家專利和企業專有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自主研發的PVD軸瓦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木儉樸說:“政策紅利疊加,進一步降低了我們的財務成本,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充足資金保障,增值稅稅率下調,預計年內直接減稅近300萬元,按照最新的不動產一次性抵扣政策,我們投資1億元新建的智能化車間,預計可一次性抵扣進項稅額920萬元。”
談及未來發展,木儉樸豪氣滿滿:“在民營自主品牌的發展道路,我們將走得更有信心、更具底氣。”
“四兩撥千斤”,為技術高地提供稅收支點
2018年,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高純超細氮化鋁粉項目和高端液相法4N氮化硅粉體項目取得新突破,成功實現量產,打破了日本企業在該領域長達30年的市場壟斷。在全國人大代表司留啟看來,國瓷功能材料取得的這些成績離不開近年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增強了企業競爭力,提升了行業中話語權,稅務機關落實到位,措施有力。
財務經理王連珍介紹,“今年4月增值稅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公司減稅大約31萬元。這一年算下來,公司預計減稅1000多萬,原材料進項也下降了3個百分點,這也將意味著今后我們的資金運用更加靈活,在新功能陶瓷材料方面可以增加更多投資。”
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處在技術高地的科技型企業。公司600多名職工中,有博士20人,碩士100多人,本科以上學歷占到一半以上。全國人大代表、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院長、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志強:“近年來,企業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一項,就實現減稅1471萬元,政策紅利讓我們在科技創新的路上,嘗到了技術升級和稅收減免一舉兩得的甜頭。”
3年培育,為小而精的科技企業創造成長空間
稅收優惠“甘霖”不僅為高新技術大鱷注入了后勁,也為剛剛起步的創客們帶去了實惠。
創客王輝:“我的目標就是用自己的技術做大、做強這家公司,然而創業最現實的壓力便是資金有限、營收能力弱,稅收優惠無異于雪中送炭,今年上半年公司享受的66萬元減稅,將為我們的快速成長提供原動力。”
山東乾正數控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振華坦言:“我們的劣勢是知名度不夠,優勢是技術扎實,在細分行業中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占比。”這家公司主營鋁門窗設備制造,作為裝備制造業企業,為鋁型材的深加工提供了可能,是拉長濱州市鋁產業鏈的關鍵節點。
“公司一線職工123人,研發團隊13人,去年全年營收3000萬元,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就已突破了2000萬元,企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技術的迭代更新。”劉振華介紹說,“借著公司入選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東風,今年我們會開始申報工作,如果順利,預計會為企業帶來10萬元的稅費減免,這些資金能夠有力支持明年兩個研發項目的同時上馬。”
劉振華所說的培育庫,是濱州市稅務局、科技局、財政局聯合發文,共同建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扶持計劃,旨在通過財政獎補、政策輔導、人才培養等方式,利用1至3年時間,對掌握核心技術、專利數量多的入庫企業進行精準培育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目前,納入培育庫管理企業66家,開展專題輔導7次,已有多家企業進入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程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