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12-28 09:51:12
編者按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2018年,是濟南市交通委城市道路建設史上的重要一年,打通28條瓶頸路、北園快速路西延通車、順河快速路南延開工、鳳凰路隧道打通、解放東路拓寬完工……交通在城市發展中起到基礎性、先導性以及服務性作用,特別是施工組織方面,創造了眾多“樣板”。齊魯晚報聯合濟南市交通委、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推出《路橋與城市》系列報道,解讀工程建設背后的故事。
2018年,濟南市交通委負責實施的28條瓶頸路全部提前通車,其中20條在11月之前竣工通車,和平路東延、舜德路、舜世路這些“硬骨頭”也被啃了下來。加班加點飽和施工,通過技術手段、管理措施的改進克服不利天氣、地質的影響,把工期盡量壓縮,為市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2017年濟南打通27條瓶頸路,今年打通了28條,創造了“濟南速度”。 濟南市交通委供圖
瓶頸路年度任務全部提前完成
從事運輸工作的陳先生,覺得濟南的路越來越順暢了。“尤其是現在修路比之前要有條理很多,基本上當年開工當年結束,這兩年沒有拖延的市政道路,比以往修路的節奏要快很多,讓老百姓也有了盼頭和心理預期。”
節奏有多快?2017年,濟南打通了27條瓶頸路,當年開工當年結束。2018年,濟南市委、市政府再次把打通瓶頸路工程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比2017年多了1條,共計28條。其中既有像山水路、電建一路這樣的支路,也有像鳳凰路、鳳岐路、鳳鳴路這樣的交通主動脈,還有像和平路東延、舜德路北延、舜世路二期這樣的著名瓶頸路。
記者了解到,這28條瓶頸路目前已經實現了全部竣工通車,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參與了其中絕大多數工程。其中通車時間最早的是山水路,該路位于歷城區大辛莊舊村改造地塊,南起工業北路,北至規劃小辛路,于今年5月4日竣工通車,成為片區重要的分流通道。
山水路的竣工距離3月18日交通委召開的“爭做第一團”過去了僅僅45天!山水路為2018年瓶頸路的打通打響了第一槍。隨后,古豐路、河王路、電建一路、黃臺南路、舜德路、舜世路、老劉長山路、鳳鳴路、鳳岐路等道路相繼實現通車。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打通的28條瓶頸路中,有20條在11月前實現了竣工通車,有8條路在12月上旬實現了竣工。這8條路中包括彩石縱二路、桃園路、鳳凰路、港源六路、和平路東延以及鳳鳴路。
和平路東延30年,終于實現了通車
濟南市交通委設施管理處負責人說,有時候打通一條瓶頸路的難度要遠大于修建一條新路,當然打通后,它的意義也就更大,對片區路網的完善以及片區的帶動作用也非常大。
在這28條瓶頸路中,有這么幾條是很有名氣的,比如和平路東延,以及舜德路北延、舜世路二期等。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幾條瓶頸路幾乎年年見諸政府工作報告,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雖有進展卻一直沒有打通。不想,今年這幾條“硬骨頭”全被啃了下來。
12月2日上午10時許,和平路東延路段很是熱鬧,不少居民專門過來體驗。“我就在附近居住,工作單位在奧體中心,以后去單位能節省10分鐘。”劉先生每天都來硯泉散步,隨時關注工程進展,和平路東延通車后他很是興奮。
對和平路延長的官方記錄來自1989年《濟南年鑒》。當年3月15日,和平路西段開始拓寬,西起歷山路,東至山大路,直通燕子山小區。拓寬前,和平路寬6.5-7米,交通流量大,行人與車輛混行。當年9月30日竣工,六個半月修完1.5公里。
“之前東外環都是荒地,也很荒涼。和平路跨過東外環這一步很關鍵,可以說和平路東延伴隨著我們道路建設者幾代人的努力,現在終于實現了通車。”說起和平路東延,濟南市交通委設施管理處負責人很是感慨。
6月8日上午,伴隨著地上物拆除現場機械的轟鳴聲,位于舜耕街道錦繡苑片區舜世路南延工程的最后三處5000余平方米的房屋全部拆除完畢,標志著舜世路二期工程道路建設作業面將全面展開,該區域的拆遷處置工作提前22天畫上了圓滿句號。
如今,困擾陽光舜城附近居民12年的舜世路、舜德路終于實現了通車。
突破各種施工限制,以小時倒排搶工期
12月18日,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第三分公司承建的鐵廠北路西段道路建設工程,經過3個月的艱苦努力,順利通車。為確保按時通車,項目部提前做好工期計劃及人員、材料機械、方案的準備工作,以小時倒排工期,在12月12日下午完成剩余部分拆遷任務,至18日凌晨5時40分,歷時約132個小時,建設者們克服天氣冷、重污染天氣二級響應等重重困難,精心組織,順利完成施工任務。
除了加大投入,以小時倒排工期,28條瓶頸路能夠提前竣工通車,是因為建設者發揚了“戰天斗地”的精神,克服施工中各種不利的天氣因素,保證了工程的順利推進。
“我們克服了雨季、暑期,還有冬季不利于施工的天氣影響。比如說雨季,三五年前市政道路工程在雨季是要停工的,因為不利于混凝土凝結,也存在安全方面的風險。”濟南市交通委設施管理處負責人說,另一個方面,雨季施工難度大,比如開挖溝槽后會因為下雨而變成河溝,沒辦法放置管線,在施工成本上也會大大增加。在冬季施工,受天氣影響,工人作業效率低,工程進展慢。例如一個工人本來一天可以安裝50米路沿石,受天氣影響一天只能安裝20米左右。冬季施工在道路的后期質量養護上,需要花費更高的成本。
記者了解到,在打通瓶頸路過程中,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在一些大的溝槽上面專門建設了移動式遮陽棚、遮雨棚,有了這種工具,施工方就可以突破雨天、酷暑天的作業限制,方便施工作業,使得工期大大提前。
在28條瓶頸路中,還有不少涉鐵項目。正常情況下一個月僅約有20天施工時間,且每天準許施工的“天窗”時間僅有3個小時左右。鐵路春運、暑運、汛期、安保任務等特殊期間也嚴禁施工,平均到每個月的有效施工時間極短,極為珍貴。
在鳳凰路北段下穿膠濟線立交工程施工中,濟南市交通委積極協同鐵路部門,科學制定施工時間及作業時序,將作業時間及施工內容細化到小時,在確保安全質量前提下,加大人員設備投入搶工期,使得原本需至少2年完工的過鐵路工程,僅用18個月就完成。
技術克服地質難題還能保證通車安全
如果說克服天氣、春運等時間因素是“戰天”,那么克服各類地質、地貌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就是“斗地”。今年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負責施工的名士北路以及和平路東延都遇到了復雜的地質條件,施工方克服各種困難,保證道路提前通車。
“盼了這么多年,被山攔住的斷頭路終于打通了!”11月14日,眼看著名士北路通車在即,施工人員正進行收尾工作,家住名士豪庭的張先生心情舒暢。
今年3月份,名士北路正式開工。該工程西起漿水泉路,東至中井洪橋西側,需同時改造霞景路方向約260米。名士北路地處山坡巖石根部,原自然地坪1.2米以下均為堅硬巖石,施工難度大。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克服困難,最終使得這條瓶頸路順利貫通。
和平路東延南側的硯池以前是個礦坑,硯池下面呈倒三角形。按照規劃,和平路東延得從硯池北面通過去,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黃河路橋克服了地質上的困難,先勘探,采取一系列加固措施,同時將南部山體進行刷坡,預防山體滑坡。
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工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克服燕翅山25萬余方的土石方挖運每天限時7個小時和雨季施工等不利因素,僅用時60天搶工完成硯泉橋梁主體結構,保證了和平路東延提前竣工。
“通過這些技術,我們實現了和平路打通的三十年愿望,而且是安安全全地實現了,特別是保障了后期道路運行的安全。”濟南市交通委設施管理處負責人表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