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17-10-12 10:50:10
醫院派出業務骨干擔任分院業務副院長,幫助提升基層醫療技術水平。
醫院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常態化開展大型公益巡診活動,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
醫院全景。
筑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網底”是分級診療順利推進的關鍵。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中醫院作為“濰坊醫聯體樣本”,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創新模式,豐富內涵,多措并舉力促基層服務能力提升。
百名醫師下基層:
優質資源“沉下去”
今年3月18日是周六,也是濰坊市中醫院骨科專家張樹立到安丘市市立醫院坐診的日子。早上離開診還有半個小時,醫院的骨科診室門前就排起了長隊。“通過鄉醫到我家送的宣傳單,我了解到,張樹立這個骨科專家是我們安丘老鄉。我最近腿疼得厲害,這不一早來讓他給我看看是什么毛病。”前來就診的劉女士說。
在濰坊市中醫院推出“善行鳶都醫療下鄉”精準幫扶工程和“百名醫師下基層”活動后,張樹立在骨科日常繁忙的情況下也能抽出時間到基層坐診。為了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院領導班子率先分赴各縣市區,通過走訪調研,全面深入了解基層醫療機構的運行情況及需要幫扶的事宜,并在全院遴選專家到幫扶單位,通過坐診、查房、手術、業務指導等方式,方便基層患者就診,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我每周六雷打不動到市立醫院坐診,一上午能接診約20個患者,下午有手術就做手術,沒有手術就給骨科的同行們舉辦專題講座。另外,我還帶了一個徒弟,力爭做到‘留下一項技術、培訓一名骨干、結交一位朋友’。”張樹立笑著說。
“濰坊市中醫院這項活動搞得真是接地氣,能結合我院的實際需求,每周派專家來我院常態化坐診并手把手地帶教,毫不保留地傳經送寶。這樣既幫了我們醫院的大忙,也方便了群眾就近就醫。”安丘市市立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劉偉欣喜地說。
精準幫扶建專科:
“一院一品”靚起來
臨朐縣辛寨鎮臥龍衛生院康復治療大廳內座無虛席,有的患者正在接受針灸治療,有的患者正在拔火罐,有的患者則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肢體康復訓練。經過幾年發展,該院康復科建成了由健康教育、中醫診室、針灸理療大廳、康復訓練大廳、中藥煎藥室、中藥熏蒸室等組成的綜合康復基地,建筑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能夠同時滿足60人進行康復治療,成為臨朐縣中醫藥特色濃厚的特色專科。據院長高霞介紹:“近年來,我們在做好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上,針對越來越多的農村慢性疾病患者,放大自身優勢,在濰坊市中醫院腦病康復科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加快腦病康復科建設,創特色、強業務、增收益,成為醫院龍頭科室。”
據濰坊市中醫院副院長張倫忠解釋:“近年來,我院堅持把重點專科建設作為立院之本、強院之基,努力走特色化、品牌化繼承創新之路,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國家重點專科2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專科9個、市級重點學科3個、市級基礎支撐學科5個、市級重點專科22個。作為全市中醫龍頭單位,我院充分發揮專病、專科特長,幫助基層醫療機構開展特色專科建設,派出專科團隊坐診、查房、指導、幫助開展新技術和新項目,并積極接收基層人員到我院免費進修學習,‘輸血’與‘造血’并舉。”
目前,濰坊市中醫院已與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達成幫扶協議,幫助高新區人民醫院建設甲狀腺乳腺外科、高密市姜莊衛生院建設骨科、奎文區中心醫院建設婦產兒科、寒亭區開元衛生院建設康復科、安丘市紅沙溝衛生院建設腔鏡微創外科等特色專科,實現“一院一品”,差異化發展。
搭建遠程會診平臺:
群眾不出本地看專家
“您老人家哪里不舒服,請您詳細說一說。”“您血壓有多高,平時有沒有覺得胸痛、心慌等?”在濰坊市中醫院遠程門診室里,保健科主任張學正正在與到濰城區勝利西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的王大爺交流病情。
濰坊市中醫院院長牟作峰介紹:“我院自2015年6月開通了遠診門診,每周二三四由高血壓科、老年病科、保健科、內分泌科等科室專家輪流坐診。對社區接診患者診斷及治療方案不明確的,社區醫生僅需打開電腦登錄濰坊市中醫院云醫院系統,進入網上診室發出會診申請,市中醫院專家依次接診,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分析,解答衛生院醫生及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給出明確的診療建議。目前,遠程門診已接入中心城區63家基層醫療機構,共接診2000余人次。另外,我們還與解放軍總醫院、空軍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18家國內大醫院開展遠程會診、互動式遠程診療、醫學影像實時傳輸和交互式操作等項目,讓患者足不出市看上全國知名專家。”
濰城區勝利西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李秀娥說:“這個遠程門診確實方便了社區,我們看不明白的疾病馬上申請市中醫院的專家進行遠程指導,我們醫生很滿意,患者也很滿意。”
濰坊市中醫院影像中心主任牛慶亮暢言:“為了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下一步,我們將建設遠程心電監測、影像診斷網絡分析會診中心,向基層投放遠程監測設備終端,進行遠程心電數據、影像資料傳送分析,專家遠程診斷及治療指導。”
雙向轉診建機制:
上下聯動“轉起來”
“是濰坊市中醫院急救中心嗎?我是濰城區南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劉海波,我中心接診一患者突發左胸痛1小時,心電圖懷疑下壁心梗,請明確診斷。”急救中心主任李臣文在手機上迅速查看該患者心電圖后,確定是下壁心梗,立即派救護車接診,院內同步做好介入手術前各項準備工作。由于搶救及時,該患者行右冠支架植入術后,生命體征趨于平穩,經過7天治療后轉到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接受治療。
據了解,2016年以來,濰坊市中醫院與中心城區5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簽訂了雙向轉診協議,開展雙向轉診服務。同時,制定了雙向轉診流程,將超出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的患者及時轉診到市中醫院治療。相對應的是,對上轉來的患者,持社區醫生開具的雙向轉診單到醫院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登記,給予減免診查費,提供優先就診、優先住院等措施。此外,對轉診的急危重癥患者開通急診急救綠色通道,實行急診急救一體化服務。上轉患者經住院治療進入康復期時,主管醫生經患者同意后將患者下轉到原醫療機構,并填寫《出院指導》,寫明患者所患疾病、治療經過、現病情、下一步治療建議和聯系方式等,指導基層醫生對患者進行延續治療,有力地保證了患者整個治療過程的有機銜接。(孫衍果李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