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7-07-05 21:11:07
青島新聞網7月5日訊(記者 任俊峰)7月5日下午,青島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振軍做客網絡在線問政與網友互動交流,介紹我市工業發展及重大項目建設情況。李振軍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供水形勢,青島將在藍色硅谷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打造1-2家具有全球視野和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海水淡化龍頭企業。另外,對于網友普遍關注的地鐵建設進度,李振軍透露,目前地鐵8號線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初步計劃于2021年建成投入運行,地鐵4號線計劃于2021年建成。目前地鐵11號線正在抓緊施工建設,計劃于2018年建成通車。
空客直升機項目明年投產
李振軍介紹說,青島空客直升機項目已于今年5月27日在即墨高新區舉行開工儀式,項目計劃2018年完工投產。設計產能36架/年。
空客H135直升機總裝生產線項目由青島聯合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與空客直升機公司合資建設,落戶即墨華山。這是空客直升機在歐洲之外的第一條H135系列直升機總裝線,與歐洲本部保持同等技術水平、同等產品質量和服務標準。
藍色硅谷將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李振軍透露,青島是全國最嚴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47立方米,遠遠少于世界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絕對缺水標準。我市現狀城市供水水源能力5.60億立方米,至2020年,預測城市需水量8.89億立方米,缺口3.29億立方米;展望2030年,預測城市需水量11.86億立方米,缺口6.26億立方米。目前,我市城市用水95%以上依靠引黃引江客水,且無應急儲備水源,同時本地接引客水的條件非常脆弱。因此,發展海水淡化勢在必行。
未來,青島主要準備在藍色硅谷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依托大型自主創新海水淡化工程示范,開展1萬立方米/日、2萬立方米/日模塊化海水淡化裝置自主技術工程試點。探索海水淡化創新機制,推進海水淡化水納入水資源配置體系、完善海水淡化財政投入與激勵機制,加強海水利用全過程管理。推動海水利用開放發展,打造1-2家具有全球視野和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海水淡化龍頭企業。利用絲路基金、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等基金政策,促進自主海水利用技術裝備轉移輸出。 自2010年,我市開展海水淡化以來,海水淡化產能規模快速增加,截至2016年12月,我市設計淡化水能力達到23.6萬立方米/日,占全國總產能的20%左右。
青島將培育航母級產業集群
很多網友關注青島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李振軍介紹說,近幾年我市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較快,目前在萊西市正在建設姜山新能源汽車基地項目,引進建設北汽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以及國軒電池等及其他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另外有比亞迪新能源客車、重汽新能源客氣等整車項目以及力神動力電池和中慈電動車及電池等電池核心項目正在建設。
對于新舊動能轉換,李振軍表示,產業體系轉型升級、邁向高端,是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要內容和抓手。我市將以“四新”“四化”(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為引領,圍繞全省十大萬億級產業布局,堅持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并舉,培育一批“航母級”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打造海洋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智能家電產業、新能源乘用車產業、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等高端智造基地。
地鐵8號線、4號線2021年建成
最近,“復興號”動車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李振軍介紹說,“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中的“CR400AF”型動車就是由位于城陽區的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目前,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規模以上企業達51家,去年共生產動車組2005輛,完成產值752.8億元。下一步,我市將依托棘洪灘世界“動車小鎮”,發揮中車四方股份、中車四方有限和中車四方研究所等龍頭企業優勢,推進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山東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突破綠色智能關鍵技術,大力研發中國標準高速動車組、高速磁懸浮列車、城際快速動車組、城市地鐵、低地板有軌電車等譜系化產品,集聚通信信號裝備、運營監控裝備等關鍵配套,拓展咨詢設計支撐、檢修維護保養等系統集成增值服務,打造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高鐵及城軌裝備研發制造和集成服務基地。
另外,對于網友普遍關注的地鐵建設進度,李振軍透露,目前地鐵8號線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初步計劃于2021年建成投入運行。地鐵4號線計劃于2021年建成。目前地鐵11號線正在抓緊施工建設,計劃于2018年建成通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