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04-14 08:05:04
原標題:曾經一處美一時美即將處處美時時美
未來幾年我市旅游將由沿海一線向全域延伸、多點支撐轉變
為破解青島旅游業南熱北冷、夏熱冬冷、晝熱夜冷的難題,近年來我市不斷創新發展,從此前的扎堆前海一線向全域延伸,從單純的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升級,旅游業改革創新的“青島經驗”在多個國家級、省級會議上被提及,青島旅游美譽度得到廣泛傳播。昨日,青島早報記者跟隨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一起參加由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的2017青島全域旅游采風行活動,實地走訪近年來涌現的新興旅游業態,為我市全域旅游把脈。
自然與文化完美結合
昨日下午,采風團首先來到嶗山書院,嶗山書院將明清時期的徽派古建筑與當代建筑工藝精湛結合,彰顯了青島文化特色。
“我們園區是2015年5月開放運營的,以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為重要載體,開展了開筆禮、成童禮、成人禮、感恩禮、文化論壇、國學講座等活動,每年為島城及周邊地區兩萬余名中小學生舉辦各類國學禮儀活動。 ”嶗山書院負責人汪先生介紹,這一新興業態很受歡迎。
“嶗山書院與嶗山風景區距離非常近,與嶗山道教文化結合得也非常緊密,我覺得對提升青島旅游的文化內涵是個很好的典范。 ”市政協委員,青島中俏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路彤在現場忍不住點贊,希望這樣的文化旅游項目再多一些,助力整個城市的文化品味提升。
住精品民宿享休閑生活
采風團隨后來到嶗山區東麥窯村的青島仙居嶗山民宿酒店。這是嶗山風景區利用東麥窯村原有的閑置民家小院,用藝術文化主題的方式結合民俗民藝對其進行主題化改造,觀山聽海,回歸生活。
伴隨我國步入大眾休閑時代,旅游消費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即由傳統的以景點觀賞為目的的“觀光游”向以休閑消費、時間消費、度假居住為目的的“休閑旅游、度假旅游模式”轉換。為滿足游客這種較高層次需求,在青島,一批休閑度假旅游項目建設正在進行。鳳凰島旅游度假區、靈山灣旅游度假區、瑯琊臺旅游度假區、靈山島、竹岔島、小珠山、大珠山……根據規劃,這些項目將打造海濱、海島和山林度假集群,構筑多元化休閑度假產品體系。
根據 《青島市旅游總體規劃(2013-2020)》,未來幾年我市將著力推動實現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跨越。
由沿海一線向全域延伸
嶗山風景區近年來在 “旅游 文化”“旅游 體育”“旅游互聯網”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和創新,成功開發了仙居嶗山、微瀾山居等精品民宿,開啟了“互聯網智慧嶗山”移動互聯網運營平臺,實現微信購票、入園、語音導游等功能。
膠州的少海國際省級旅游度假區,去年1月份經山東省政府正式批復更名為大沽河省級生態旅游度假區。歷經十余年發展,度假區已形成總面積31.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28平方公里的規劃版圖。
萊西姜山濕地自2005年進行保護性開發,曾經的荒涼之地煥發生機。如今馬術俱樂部、游艇俱樂部、觀鳥屋、垂釣吧等多個旅游休閑項目已投入使用。 2016年青島姜山濕地國際半程馬拉松成功舉辦。借助一系列體育賽事,萊西正打造休閑勝地,休閑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可以看到,島城旅游業呈現“多點開花”態勢,旅游空間布局由沿海一線向全域延伸、多點支撐轉變;產業發展由單一業態向多業態深度融合轉變;結構類型由傳統觀光為主向休閑度假為主轉變。
打造國際化旅游目的地
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崔德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域旅游是現代旅游的發展方向,也是促進我市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市正積極推進城市國際化戰略,提出了到2049年建成新型國際灣區都市的宏偉目標。圍繞“首批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建設,我市將依托城市發展實現旅游跨越,全力打造國際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
突出發展濱海度假旅游,積極引進、培育和發展一批高端濱海度假項目,提升鳳凰島等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和旅游度假地的度假服務功能和景觀價值,打造形成特色突出的濱海度假旅游集群;大力發展海洋休閑旅游,制定出臺新的郵輪旅游扶持政策,引導海上旅游企業集約化、規模化、規范化發展,試點示范開發條件成熟的海島旅游項目;加快發展融合創新旅游,深入推進“旅游 ”,全面發展工業旅游、文化旅游、游學旅游、休閑旅游等融合旅游產品,堅持現代、高端發展方向,結合城鄉統籌和旅游扶貧,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的品質和綜合價值;支持發展服務輸出旅游,圍繞全市區域性服務中心打造,通過政策引導、標準規范等多種措施,扶持打造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拓展旅游服務功能和半徑。(記者 孫靜芳)
用文化增加城市的魅力
青島是美麗的濱海城市,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有海上名山嶗山,有美麗沙灘、八大關景區等等。青島不僅有這些美麗的風景,還要有自己的文化。路彤認為,應加大對文化的建設,用文化增加城市的品味、魅力和吸引力。用青島獨特的文化來吸引更多的國內游客,讓來到青島的這些游客,不僅僅愛上青島的美麗風光,更加喜愛青島的文化。她建議在沿海一線建設有青島特色的藝術長廊,加入文化小品等元素,此外繼續加強對嶗山道教文化的挖掘和宣傳。將嶗山這一金字招牌繼續發揚光大。另外,路彤還指出,我市曲藝文化由來已久,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當時的曲藝可謂鼎盛時期,在劈柴院、老臺東、滄口等地有十幾個演出場地。與曾經的輝煌相比,目前青島的曲藝現狀只有零星的演出。應加強對傳統曲藝文化的發揚與傳承。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內涵,一座城,只有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才能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旅游業的內涵也就隨之升級。
讓旅游直通車成為一種常態
逄玉芳是市北區阜新路街道辦事處南山社區黨委書記,在她看來,不用出遠門,家門口的風景就挺美的,尤其是嶗山、黃島、即墨等近郊的美景很吸引人,空閑之余,她就會和家人去近郊一日游。不過她也指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還是很渴望有近郊一日游的直通車,這樣會更便利。 “我們青島周邊的美景都數不過來,但基本上都要自己駕車過去,如果能把旅游集散體系真正建立起來,形成常態化發車,對中老年群體和親子游群體都很有幫助。 ”逄玉芳指出,對當地旅游業的拉動也很有益,另外還能很好地將沿海一線的游客向東、向西、向北疏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