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1日訊 國家發改委官網近日發布《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2021年起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從補貼走向平價,國家發改委的這則《通知》釋放了什么信號?對能源大省山東影響幾何?
圖/國家發改委官網截圖
01, “雙碳”下的風光項目走勢
毫無疑問,在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的當下,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是大勢所趨。如何在保證能源體系正常運轉的前提下,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從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已經成為全國上下大力探索實踐的一項重要課題。
特別當今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被列為全年重點工作之一,更意味著優化能源結構將成為能源行業乃至全社會的一項頂格任務。
在這樣的歷史鋪陳下,國家公布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明確三類風光新項目不再補貼,這無疑是我國邁入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新階段的重要標志。
根據《通知》,2021年新建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執行;新建項目可自愿通過參與市場化交易形成上網電價,以更好體現光伏發電、風電的綠色電力價值。有專家表示,從補貼走向平價的舉措,有利于我國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產業發展,促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圖/山東青島,風力發電車已經成為鄉村新風景 來源:視覺中國
02,再生能源發展的實力擔當
記者梳理發現,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的修改其實有據可依。
除了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需求,我國新能源行業的迅速發展態勢也是其底氣之所在。公開數據顯示,如今中國的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達到約5.3億千瓦,是10年前的18倍。
此外,新能源產業技術的進步也有目共睹。隨著一次次技術升級,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風能生產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中堅力量。而隨著產業技術進步,我國新建光伏發電、風電項目的成本也在不斷下降,已經具備平價上網條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今我國陸上風電光伏發電成本在過去十年降低了40%,光伏降低了80%。他認為,光伏平價上網很快就會和煤電有競爭力。
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央提出新建風光項目實行平價上網,對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產業加快發展,促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無疑是一大助力。
圖/2021年5月5日,山東棗莊,山亭區西集鎮火焰山上的風力和光伏發電站。來源:視覺中國
03,新能源產業大省的新機遇
再看山東。作為能源大省,山東是國內發力風光項目較早的省份之一。依托全省較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山東可再生能源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比如,截至2020年9月底,山東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3856.3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26.5%,比2015年提高了13.5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裝機量提升之快有目共睹;比如,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全國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數據,山東省裝機容量2380萬千瓦,繼續位列全國第一,體量之大令人連連稱贊;再比如,山東聚力打造海上風電項目,提出2021年建成投運兩個海上風電試點項目,實現山東省海上風電“零的突破”,可見其發展新能源的決心之大。
此外,山東還在《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實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計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8500萬千瓦左右。相比2020年3856.3萬千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翻了一倍還多。
最近幾年,山東對新能源的發展傾注了頗多心力,也正在形成日益完善的清潔能源多元化發展的體系。在這個節點上,新建風光項目平價上網政策的推出,無疑給山東新能源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有利于調動各方面投資積極性,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