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06 20:37:02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開行35年“慢火車”的變與不變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開行35年“慢火車”的變與不變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2月6日電(記者鄧浩然)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雖然已經過了春運最高峰,但8818次“慢火車”上依然擠滿了攜帶大包小包行李的乘客。
早上7點06分,8818次列車準時從太原站2站臺駛出。剛一上車,就有旅客感嘆說,“這車不一樣了!”
乘客登上8818次列車。新華社記者 鄧浩然 攝
這趟列車是太原鐵路局所屬的4對公益性“慢火車”之一,也是山西行駛路程最長的公益性“慢火車”。自1991年運行以來,它已成為服務太行山區老百姓的“幸福車”。從太原到靈丘單程305公里,停靠16個客運站和19個乘降所(點),全程票價也只要34.5元。
過去的8818次列車,采用的是25B型客車車體,由于沒有空調設備,每到炎炎夏日,車廂內悶熱難耐,僅靠車頂上安裝的幾臺電風扇帶來絲絲涼意;而到了冬天,整個車廂則依靠燃煤鍋爐的水暖器取暖,需要一直往鍋爐里添煤。
噼啪作響的爐火,彌漫在空氣中的炭火味,還有飄散在桌椅上的淡淡煤灰,陪伴旅客度過了34年。已經在太原生活多年的楊素枝告訴記者,“從我記事起,就坐這趟車,現在帶著兒子坐這趟車回家,這趟車已經成了我人生記憶的一部分。”
楊素枝的家,就位于列車途經的五臺山站所在的砂河鎮,對于生活在五臺山腳下的鄉親們來說,搭乘這趟列車走出大山,似乎是“最優解”。
改變發生在今年1月1日,列車迎來了全新的25G型空調客車車體,車上的服務設施得到了全方位的升級。
從2018年7月起,列車員趙利紅就一直在8818次列車上工作。2024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她發微信朋友圈:“鍋爐工‘黑黑’從此退出歷史舞臺。”配發的自拍圖上,雖然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但是白皙的臉上還是被煤灰染上了黑黑的印子。
左圖為8818次列車曾經使用的鍋爐;右圖為趙利紅朋友圈配圖。新華社發
每到一站,被沿途乘車的老百姓譽為“好女娃”的趙利紅就會麻利地招呼旅客上車下車,到了年底,她日常的工作內容又多了起來。耐心地為旅客介紹新設備的使用方法,幫助老人和小孩找到舒適的座位,碰到外地的游客,她還會主動為旅客提供旅行建議。
8818次列車途經的靈丘縣、五臺縣、代縣、繁峙縣,都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許多乘客從兒時起,就是乘坐8818次列車走出大山求學,這一趟列車也承載著眾多走出大山的希望。
乘車多年的大學生崔睿杰說,8818次列車是他乘坐多年的“校車”。上高中時,往返于繁峙縣和忻州市區,這班“校車”總是準點到站。2年前,考上東北大學的崔睿杰,也是乘坐這趟列車,踏上遠離故鄉的旅程。這趟列車像暖心的大家長,陪伴莘莘學子度過求學歲月。
8818次列車上,乘務組精心布置車廂,營造新年氛圍。新華社記者 鄧浩然 攝
8818次列車所屬的太原客運段京津車隊的黨總支書記侯婕告訴記者,中國的高鐵里程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高鐵到不了的地方,還有許多老百姓需要我們的“慢火車”,對于追求實惠的沿途老百姓,沒有什么比能夠開到家門口的火車更暖心了。
在列車上工作多年的列車長吳林表示,自開行以來,8818次列車的乘車環境在變好,也目睹了沿途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持續改善,但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一直沒變,8818次列車將會持續服務好山區旅客。
11點44分,在忻州代縣棗林站,8818次列車與對開的8817次列車相遇。一列裝著游子的歸心回到故鄉,一列滿載山區的希望駛向遠方。
14點36分,8818次列車穩穩停靠在大同靈丘站。這趟承載著山區群眾希望的列車,在太行深處續寫著暖心故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