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2月4日訊 今年,首個“非遺版”春節(jié)登場。鐵花一打,遍地生金;英歌一舞,氣壯山河。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的普寧英歌,打破“傳男不傳女,傳內(nèi)不傳外”的傳統(tǒng),推陳出新,這個蛇年春節(jié),幾十位“10后”接過英歌槌,一場別開生面的少年英歌正在上演。新春走基層,跟記者去現(xiàn)場看英歌。
【記者手記】
潮汕英歌,是取材于《水滸傳》梁山107將攻打大名府救盧俊義的英雄之歌,演員們畫上臉譜、穿上戲服,當鑼鼓聲起,一群“梁山好漢”閃亮出場,他們轉動英歌槌,邊吼邊舞,氣勢磅礴。
拍攝期間,每天都會被少年少女們的氣勢震撼、被老少隊員們的精氣神觸動,不斷感嘆著隊員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樸素情懷,生活里努力打拼的他們穿上戲服,就會化身“梁山好漢”,而生活里團結、進取、拼搏的精神,就具象化在英歌里。一年到頭的辛苦打拼,在春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釋放出最強的激情和張力。
以南山英歌傳承基地為中心,普寧還打造了一條英歌風情街,它就像一條紐帶,牽絆住英歌人,感染著外地游客。
曾在隊里扮演魯智深的老隊員忘不掉一輩子的情懷,在街頭開了一家魯智深牛肉店;頗具生意頭腦的文具店老板,特地把英歌道具蛇擺在C位;街口還有一家梁山泊姐弟飯館,用好酒好菜“請英雄留步”……
拾起英歌槌,一生英歌人,正因為有耳濡目染的環(huán)境,有著代際傳承的堅定信念,這股精氣神才堅不可摧,震撼人心。不過,更重要的是,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和非遺產(chǎn)生聯(lián)系,注入新活力,才是真?zhèn)鞒小?/p>
閃電新聞記者 王安琪 藺奕名 徐鵬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