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5-04-10 09:17:04
原標題:中國婦女運動的新篇章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中國婦女運動的新篇章
來源:人民政協報
香山革命紀念館珍藏著一本《新中國的新婦女——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團及典型人物介紹》,1949年6月由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宣傳教育部編輯,這本書不僅生動記錄了第一次婦代會的許多珍貴瞬間與歷史細節,而且真實反映了中共中央在香山建立與組織恢復全國性群眾團體,籌備新政協、籌建新中國的光輝歷史。
“為增加生產,為爭取民主權利而奮斗”
根據中共中央決定和要求,1948年12月5日,解放區婦聯籌委會發出通告,要求各級黨委必須認真迅速地進行召開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成立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的準備工作,并邀請各解放區婦女聯合會和國統區各民主婦女團體派代表參加籌備工作。1949年1月12日,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在西柏坡成立,推舉蔡暢為主任,鄧穎超、李德全為副主任,張琴秋為秘書長。
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召開。與會代表500余人,來自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原5個解放區,以及國統區、邊疆各省和海外各地。毛澤東在香山接見全體代表,并為大會題詞:“為增加生產,為爭取民主權利而奮斗?!?/p>
這次會議是中國婦女有史以來第一次全國規模的盛會,為在黨的領導下凝聚各界婦女群眾奠定了堅實基礎。會議總結了中國婦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偉大作用,交流了各地婦女工作的經驗,商討和制定了中國婦女運動的方針和任務,正式成立了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簡稱“全國民主婦聯”),作為中國婦女組織的最高領導機構。
大會制定并通過了《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章程》,規定全國民主婦聯組織的宗旨為廢除對婦女的一切封建傳統習俗,保護婦女權益及兒童福利,積極組織婦女參加各種建設事業,實現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在組織形式上,《章程》規定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是全國民主婦聯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城鄉的地方性婦女組織則以婦女代表會議為主要形式,是全國民主婦聯的基層組織。
在全國民主婦聯第一屆執委會第一次會議上,何香凝被推選為名譽主席,蔡暢為主席,鄧穎超、李德全、許廣平為副主席,區夢覺為秘書長。
中共中央為大會開幕發來賀電,希望大會“能夠總結過去婦女運動的經驗,制定新的婦女工作方案,以便更加緊密地團結全中國婦女,尤其是工業戰線、農業戰線、文化戰線上的婦女,在為全中國的解放,為新中國的建設,為中國的真正和平及世界的持久和平的斗爭中,爭取最后的勝利”。
《新中國的新婦女》一書中詳細介紹了第一次婦代會各參會代表團的情況,如西北婦女代表團,是從西北解放區婦女群眾運動中涌現出來的,她們和西北廣大婦女一起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三個革命時期在西北極端落后的社會經濟基礎上,掙脫了重重的封建傳統,克服了無比的困難,支援革命,積極參加西北解放各種建設。
華北婦女代表團是由122位代表組成的,是各地代表團中數量規模最大的代表團,婦女代表來自太行、太岳、察哈爾、冀中、冀南、冀東、冀魯豫、晉中、石家莊、天津、北平等11個地區,代表著華北3000多萬婦女。她們當中有16位女工,15位農婦,還有縣長、縣委書記、專員、華北人民政府廳長及其他各種工作崗位上的女工作人員,代表團中還有生產、擁軍與對敵斗爭的模范,大多數是經過長期艱苦奮斗的女革命者,參與了華北解放區的艱辛創建。
華東婦女代表團共有66位,代表著山東、江蘇、河南、安徽解放區的兩千五百多萬婦女,這些代表是華東地區婦女們的典型模范,她們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敵人進行英勇作戰。
東北婦女代表團共有66名正式代表,女工出身代表有15人,農村勞動婦女出身9名,女學生代表2名,醫務工作者4名,保育工作者1名,文藝戲劇工作者3名,部隊代表4名,其余多是知識婦女出身的婦女工作者與其他崗位上的女干部,這些代表中有女工模范,農業生產勞動模范和模范軍屬、烈屬,也有經歷革命鍛煉的革命者和長征女英雄。
參加婦代大會的國民黨統治區的代表雖然受到反動勢力的直接監視與限制,但她們不辭艱辛,在中國共產黨及人民政府的幫助下,突破重重艱難參加會議。參加代表有19個單位,包括上海、港九、昆明、重慶、桂林、南京、成都等地的婦女團體代表,共63名;地區代表有青島、臺灣、上海、廣州、香港、華僑、長江流域等,共29名。
新變化、新風貌
《新中國的新婦女》一書還對婦女典型人物故事進行了詳細介紹,如:英勇斗爭的女工翟淑珍,她是貧苦廚工的女兒,13歲進日寇工廠做工,飽受壓榨,18歲做線頭工時,因不滿工頭虐待,領導工人罷工,迫使日寇趕走工頭,讓她明白團結和反抗的力量。后來,翟淑珍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思想,明白了窮人能夠翻身,開始有組織地進行罷工活動。
1947至1949年,面對反動派破壞工廠、要求工人拆機器的陰謀,翟淑珍向工人揭露其惡行,組織工人保護工廠,使機器得以完整保存。天津解放時,工廠順利移交給人民解放軍,此后,翟淑珍在工廠積極發揮模范作用,帶領工人開展生產競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1949年3月,她光榮當選為第一次婦代會代表,繼續為女工事業貢獻力量。
《新中國的新婦女》一書還記載了堅貞不屈的侯五嫂的故事:侯五嫂原名袁潔如,1943年結識革命青年石西然,了解到共產黨和革命理念,深受觸動,希望兒女不再受苦。此后,她的家成為革命同志秘密會議場所,她還獨自到城外十幾里送信。途中遇到武工隊與敵人打仗,她機智勇敢,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完成任務,成為可靠的革命聯絡員。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民黨統治徐州,大肆逮捕屠殺革命者。石西然等同志被捕,侯五嫂為獄中同志送飯。1945年臘月,她被敵人逮捕入獄,遭受酷刑,堅貞不屈,未向敵人提供徐州城革命活動。侯五嫂的丈夫和孩子們也受到了她的影響和教育,面對敵人的威脅和拷打,他們堅決不提供革命同志的活動。孩子們雖然年幼,但也表現出了堅定的革命意志。
在獄中,侯五嫂不僅自己堅持斗爭,還通過傳遞消息、改善犯人伙食等方式,繼續為革命工作。1946年,敵人將犯人送往前線當炮灰,侯五嫂也在其中。她借機了解敵人軍事情況,讓孩子傳遞消息。
1946年6月,侯五嫂等人越獄成功后,繼續擔任革命聯絡工作。1949年12月,徐州解放,她積極參與維護革命秩序,發放救濟物資,忙得不知疲倦。她還努力識字,學習毛主席的八項和平條件,在全國婦女代表大會華東代表團中,她不斷學習進步,積極參與新中國的建設。
侯五嫂的經歷,展現了她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堅持斗爭、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以及她對家庭和同志的深厚情感。她的故事是對革命精神的生動詮釋,也是對那個時代無數女英雄的致敬。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召開,出席會議的有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等46個單位的代表662人(含正式、候補代表)。全國民主婦聯作為團體單位正式參會,該組織包括蔡暢、鄧穎超、帥孟奇等共15名正式代表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
(作者單位:香山革命紀念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