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02 09:00:04
原標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提升區域育人質效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提升區域育人質效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始終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持續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通過深化制度改革、優化課堂設計、強化教研支撐等措施,構建“問題驅動課堂”育人模式,加快育人方式轉變,錨定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打造“輕負優質”教育生態。其中,寒亭區富亭街中學、第六中學整合“大單元教學”“教學評一致性”“深度學習”理念,通過“問題鏈”設計,提升學生主動思考、合作交流、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差異化教學,滿足多層次學生學習需求,著力打造“思悟好課堂”,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深化三項機制改革
賦能“問題驅動課堂”建設
一是健全多方聯動機制。成立區、片、校三級課堂改革領導小組,形成“教體部門統籌規劃、教研中心專業指導、學校廣泛參與”的三級課堂教學改革聯動機制,發揮區教體部門課改領導小組定向督查、教研中心課改組對上對下銜接、課改示范校輻射帶動作用,有力、有序、有效推動課改工作。
二是完善“四名工程”引領機制。發揮名校、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示范引領作用,持續開展“校長領導力提升研習社”活動,舉辦“名師+”示范課交流論壇,以“領跑、領航、領雁”姿態助力全區課堂教學改革。圍繞特色課程建設、教師團隊打造、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等專題開展理論學習60余次,分學段、分學科舉辦示范課交流論壇50余次,44個案例入選市級教育教學成果優秀案例,7節“優課”入選省級“優課”,2個課例獲評省級“基礎教育精品課”并報送教育部門。
三是建立日常診斷督導制度。制定《寒亭區深化教學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將問題鏈設計質量、學生思維激活情況等要素納入“問題驅動課堂”評價標準。開展“三進”活動,組織各科室科長、各學科教研員進學校、進課堂、進班級,全面督查課堂改革推進、教學管理改善情況。每學期開展“課堂診斷、教研指導”活動,通過師生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各校課堂教學改革進行“診斷”、提質。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推動“問題驅動課堂”提質
一是構建三級問題設計體系。以“素養導向、整體推進、深度思考”問題鏈設計原則,鼓勵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重難點、關鍵點、中心點,設計“基礎性、挑戰性、開放性”三級問題,依據“核心素養”設置“主問題”、串聯“子問題”、形成問題鏈,引導學生從知識記憶、淺層理解,過渡到構建類、創造類的深層學習,培養思維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二是創新課堂教學實施路徑。依托“問題鏈”,推行“預習反饋、問題聚焦、合作探究、遷移應用”四維教學模式,研發“情境單+任務單+評價單”三單合一教學工具包,構建“自學、互學、展學”立體化課堂教學模式。預習反饋階段通過“自主預習+問題匯總”診斷學情,問題聚焦階段運用“情境單”設置任務,合作探究任務依托“任務單”進行項目化學習,遷移應用階段借助“評價單”總結提升,引領學生做中思、思中悟。
三是精準實施分層教學。依托各學科名師工作室,動態構建全學科、全年級“基礎型、挑戰型、開放型”三級問題資源庫,累計收集基礎型7000余個、挑戰型4000余個、開放型2000余個。借助AI學情診斷,實現學生精準分組、問題精準推送、教師精準指導。
強化教研體系支撐
助力“問題驅動課堂”增效
一是構建三級教研體系。以“問題驅動課堂”改革為核心,構建“頂層設計、主題推進、實踐創新”教研體系。寒亭區教體部門圍繞“問題鏈設計”“學情診斷精準化”等主題,每學期組織新手、青年、骨干教師分組開展專題研修10余次;各學校圍繞區級教研主題,結合實際制定研修方案,每月組織“微課題”教研活動;教研組依托“半日無課日”“集體備課”等活動,針對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具體問題開展“即時教研”。
二是推行研訓一體模式。創設“主題研修+課例研究+實踐成長”研訓模式,組織教師開展“沉浸式”教研。依托區內“名師工作室”,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累計打造“問題驅動課堂”示范課例200余節;依托寒亭區智慧教育云平臺,建立“問題鏈設計資源庫”“學情分析數據庫”,實現教研資源實時共享、動態更新;實施“青藍工程”,以老帶新、以優促新,推動區域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三是促進教研成果轉化。打造“教研、孵化、推廣、應用”全鏈條管理模式,遴選優秀課例、教學設計、作業設計,建立區域資源庫,依托網絡平臺實現全區共享。舉辦課改成果展評、經驗交流會等活動,推動優質資源跨校流動。
(朱華良 岳廣森 李麗娟 丁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