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3-21 08:18:03
原標題:山東博物館改革創新進行時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山東博物館改革創新進行時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蘇 銳 文/圖
游客在山東省臨沂市的民俗博物館參觀
3月15日,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再次迎來一個火熱的星期六:孩子在家長陪伴下感受兵學文化的魅力;來自各地的游客組團前來一睹漢墓竹簡真容……博物館館長彭梅透露,每逢周末,博物館日均接待觀眾超4000人次。2021年以來,共有上千個研學團隊超10萬人次來參觀。
過去幾年,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活化利用兵學文化資源,開設“銀雀山簡書探兵學”研學項目,設置“不朽的銀雀山漢簡兵書”“鑄器成兵 兵衛山河”“銀雀山簡博士開課啦”等主題課程。同時,依托博物館資源開發精品文物系列、竹簡系列、特色建筑系列、銀雀花系列文創300余種,涵蓋文具、飾品、服飾等。
日前,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2025年全省博物館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入選名單,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等15個案例入選。這些博物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諸多探索不僅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也為同行業博物館開展工作提供了經驗。
濟寧市對博物館建設的發展定位、體系布局、功能發揮進行頂層設計,出臺《關于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優惠供給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用地,給予財政、人才和稅收扶持,加大旅游推薦,鼓勵非國有博物館設立備案及可持續發展。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還聯合市委宣傳部等八部門制定《關于濟寧市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博物館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保障支持。
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磊介紹,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計建成各類博物館73家,其中國有博物館25家,非國有博物館43家,鄉村社區博物館5家。2024年,全市博物館接待觀眾超1000萬人次,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活動2000多場次。
對各地博物館而言,學生是主要參觀群體。
煙臺市博物館堅持走出場館,將博物館搬進校園,推動文物與學生近距離接觸。同時堅持“請進來”,邀請教師擔任博物館講解員,打造學生的“第二課堂”;設置學生服務站,為其參與博物館建設提供便利。2024年,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煙臺市博物館聯合市教育局推出“文物小守護人”展示交流活動,得到全市中小學生積極響應,活動評選出105名獲獎選手,首次實現文博活動覆蓋全域中小學,促進了館校融合,讓更多青少年化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守護者和弘揚者。
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同時,山東多地注重挖掘館藏文物的文化交流價值。濰坊市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現存7處國保建筑,是二戰時期中國境內最大的西方僑民集中營,是日本侵華歷史和日本軍國主義暴行的重要見證地。過去幾年,該館積極鏈接外宣、外事、僑聯、高校和專業研究機構,吸納各級專家和民間友好人士建設國際交流平臺,與海外博物館等相關機構合作,加強僑民口述史采集,實現了宣傳效果在地化與國際化的有機統一。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將繼續推動博物館之間的協同合作、豐富內容體驗,打造更多惠民服務品牌,不斷提升博物館的集聚效應與價值,形成“點、線、網”空間分布,助力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