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3日訊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而“碳達峰、碳中和”已連續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昨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閃電會客廳》節目邀請到三位嘉賓,分別是濟南市工程咨詢院能源和環境資源部主任孫金鵬,齊魯工業大學環境學部主任、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所長許崇慶,同時還有參與線上討論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發展保障中心主任孫斌,一起共同圍繞山東向“綠”而行,“碳”索未來進行探討。
2021年12月31日,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青島市靈山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負1333噸,成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近日,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出爐,根據《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報告(2022年度)》顯示:2022年,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產品總值為59474.45萬元;單位面積的生態產品總值價值量為1811.48萬元/平方千米。
孫斌介紹說,靈山島是青島市最大的海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退耕還林,到近年來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積極開展清潔能源改造,推動居民綠色生產生活,逐漸減少碳源,增加碳匯。2021年,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靈山島2020年因能源消耗、農業活動與廢棄物處理等過程產生5668噸二氧化碳當量,因森林碳匯產生的溫室氣體清除量為7001噸二氧化碳當量,總計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為-1333噸,成為我國首個得到權威部門認證的自主負碳區域,“負碳海島”因此得名。
許崇慶針對靈山島的生態產品總值為5.9億多元的核算結果介紹說,靈山島的GEP(生態產品總值)核算的結果也表明了,近年來,青島市和靈山島保護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成績斐然。其意義在于,一是通過GEP(生態產品總值)的核算,可以將生態保護更好的納入保護區經濟社會發展決策。二是可以提升全島企事業單位和民眾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認知水平,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三是可以逐步以項目為抓手,推動GEP(生態產品總值)向GDP(國內生產總值)的轉化,探索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為我省乃至其他省份的海島和主體功能區其他區域提供示范樣板。
此外,許崇慶指出,除了與海島等相關的生態領域,山東正在全面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及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積極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并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效。我們分縣市區、產業園區和企業三個層面開展了先行區建設的試點示范,并選擇了青島、煙臺2市,以及德州和東營的2個產業園區開展了碳達峰試點。此外,我們在國內率先建成了多個零碳高速服務區、在即將通車的濟菏高鐵等正在建設零碳高鐵和零碳車站等。
孫金鵬介紹說,山東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和能源消費大省,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有著獨特優勢和成果。山東省一直在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有自己的特點,山東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但是產業結構偏重,一直依賴以煤為代表的化石燃料。這幾年,山東省在建設綠色清潔的能源體系里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規劃了包括海上風電、海上光伏、膠東半島的核電在內的五大清潔能源基地,加上現在在做的陸上風電,還有整縣推進的分布式光伏總體的裝機量已經達到了2.4億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前的裝機量和用電量在三年內翻了一倍。截止到上個月底,整體的裝機量占到我們整個電力裝機量超過了45%,這樣我們的風電和光伏的裝機是全國第一,新型儲能全國第一,海上風電的并網也是全國第一。這些成績的取得,一方面保障了我們能源的供應,另一方面,讓我們用的每一度電都變得更加清潔。而且拉動我們很多產業的投資。
通過訪談,可以看到山東正扎實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向“綠”而行,“碳”索未來。
閃電新聞記者 袁文 費斐 劉少君 范廷明 朱文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