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全國兩會如期而至,閃電新聞策劃推出系列述評,展現山東牢記囑托,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穩扎穩打、踏踏實實,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凝聚奮進力量。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7日訊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第四代核電站,指的就是我們山東威海榮成的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還有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我們青島已經研制成功,另外,我國唯一海上發射母港煙臺東方航天港已經成功發射了57顆衛星……
——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并向境內外媒體開放。在接受香港媒體記者提問時,山東省省長周乃翔介紹了山東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實效。
圖/2021年7月,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成功下線
這幾個例子不僅展現了山東科技創新的實力,更讓人們對山東新質生產力的未來充滿期待。
這幾個例子,打破了人們對山東的固有認知。傳統印象中,山東因傳統產業占比大有著“大象經濟”之稱,并于2018年開始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旨在推動全省發展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截至今日,這種傳統認知誤區被徹底打破。山東通過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向“新”而行、能源結構向“綠”轉變,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這幾個例子表明山東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有想法、有抓手、有決策。山東一方面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未來產業集群加快壯大。山東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學謀劃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探索之路,成就了全省經濟增長的“量質齊升”。
這幾個例子,是山東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的縮影。它證明了,只要牢牢把握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要素,就能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巨大引擎。正是有了這樣的深刻認知,近年來,山東牢牢把握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這項首要任務,在超算互聯、畫質芯片、植物基因編輯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工業母機、碳纖維、合成橡膠等國產替代實現突破……彰顯出山東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塑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前行姿態。
事實上,這幾個例子,只是山東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幾個生動注腳。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支撐力。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山東持之以恒地把科技創新作為“頭等大事”來抓,202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把“抓實抓好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2024年12項重點任務之首。
此外,山東還提出,2024年將通過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等“十大創新”行動,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新創建7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高水平創建濟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等具體行動,抓實抓好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面向未來,“新”風撲面。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山東一定能實現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