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趙代表,我把我們范樓村種的玉米給你帶來了,你研究研究。”來自夏津縣范樓村的省人大代表杜海霞,說著把手里的玉米交給了來自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省人大代表趙偉。沒想到這幾根色澤金黃、個頭又大的玉米,還促成了兩位省人大代表的“夢幻聯動”。
杜海霞是德州夏津縣雙廟鎮范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是她的奮斗目標。趙偉是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深耕生物制造領域,玉米就是這個領域最重要的原料。此次上會,趙偉特意讓杜海霞幫忙帶來幾根今年新產的玉米,看一看今年的玉米質量如何。
趙偉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她們每年要加工100萬噸玉米粒,通過生物技術將玉米變成生物化學品、功能食品等各種產品。生物制造領域每年都在擴張規模,對玉米原材料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老百姓不用擔心玉米價格下滑,可以放心種植,這也給杜海霞吃了一顆定心丸。
玉米產量決定原料的供應量,玉米質量決定下游產業加工的質量。這也是趙偉十分關心每年玉米種植帶、種植面積、種植產量和采收質量等因素的原因。在趙偉看來,如今田間管理已經越來越科學,無論天氣怎么樣,都能夠保證畝產質量。
“做某一方面產業,并不局限于自己所在的這個行業。”趙偉告訴閃電新聞記者,認識更多的人,交流不同的信息,在布局的時候能打開思路,在資源方面實現鏈接,使得彼此事業發展都能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