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8日訊 4月28日上午10點,位于山東德州市境內的四女寺水利樞紐和天津市九宣閘閘門緩緩開啟泄水,標志著一個世紀以來京杭大運河首次全線通水。千年運河迎來了世紀復蘇。
京杭大運河全線總長約1789公里,20世紀初,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約700公里出現斷流,運河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嚴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綜合效益,恢復大運河河道水系,推進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區,于4月13日啟動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統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本地水、引黃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黃河以北河段進行補水,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置換沿線約60萬畝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山東省境內通過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潘莊引黃入冀工程兩條路徑參與向大運河補水行動。
圖為六五河節制閘(北延供水起點) 李新強攝
山東省大運河沿線各級人民政府克服重重困難,全力以赴保供水。累計投資100多億元,完成了324個治污項目,投入90多億元實施了東平湖區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完成村莊搬遷63個,安置湖區群眾6.3萬人,保障輸水干線水質穩定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為一渠清水北送提供了可靠保障。
運河補水行動實施以來,明確職責分工,責任落實到位,山東省水利廳多次調度兩條線路補水工作,克服疫情防控困難,通過視頻檢查工程調度運行狀況,會商協調解決存在問題,確保運河補水行動按計劃推進;督導沿線市縣對補水線路沿線河道實施清障,組織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潘莊引黃灌區等工程運行管理單位加強工程巡查,細化保障措施,優化工作方案,科學實施調度,妥善協調解決運河補水與農田春灌用水矛盾,維護運河補水良好秩序。
山東省水文中心調集精干技術力量全程做好南水北調六分干、七一河、六五河段,衛運河山東段,潘莊引黃干渠沿線的水量、地下水和水質監測工作,共布設地表水流量監測站點19處、地下水水位監測站94處、水質水生態監測站17處,嚴格按照技術規范,精密監測水量、水質,及時報送信息,為大運河貫通補水精準調度提供支撐。
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全力做好設備設施和人力物力保障,密切關注沿線工情水情,精確調控輸水沿線閘站流量,不斷優化完善調度方案,組織開展工程沿線隱患排查,與聊城、德州市用水單位和北延工程建管單位密切溝通協調,統籌做好工程調度運行,加大調水沿線安全宣傳,確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人員安全。德州市水利局認真做好負責的六五河閘以下11公里河道運行管理任務,加強供水沿線巡查力度,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監督檢查,34名基層管護人員每天開展巡渠堵漏及安全檢查等工作,對河道、閘涵、倒虹吸、橋梁、機電設備、監測設施、安全設施等加強日常巡護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確保運河補水安全順利實施。
圖為邱屯樞紐 周洪旭攝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4月27日,山東省已完成出穿黃斷面水量7580萬立方米,過六五河節制閘6519萬立方米;潘莊樞紐引水3340萬立方米,穿漳衛南運河倒虹吸1999萬立方米。大運河全線貫通后至5月底,有水河長增加約112公里,水面面積預計增加9.5平方公里,補水河道周邊地下水水位回升或保持穩定,水生態系統得到恢復改善,“十四五”時期大運河主要河段有望實現基本有水。
閃電新聞記者 耿琰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