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山東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并回答記者提問。在現場,山東省副省長范波介紹了山東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
范波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牢記囑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新舊動能轉換扎實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強勢開局,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連續兩年超過93%。
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環境美”是山東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內涵特征。各級各有關部門堅決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要求得到有效落實。大力培育生態文化、弘揚生態道德、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自覺承擔起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廣大群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持續提升。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聚焦藍天、碧水、凈土,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連創監測記錄最優。與2013年相比,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63.3%,優良天數比例增加33.2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從60.8天下降至3.5天,重點河流COD和氨氮分別改善27.7%和75.8%。
生態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建立覆蓋全域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黃河三角洲、東平湖、南四湖、泰山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東方白鸛、青頭潛鴨等珍稀動物在山東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岱青海藍、萬物共生的美麗畫卷在齊魯大地繪就舒展。
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突破。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施兩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全面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超過7200萬千瓦,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省“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32.9%,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標基本完成。
環境治理體系逐步完善。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山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等頒布實施,《山東省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條例》即將施行。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省市縣全部成立生態環境委員會,河(湖)長制、灣長制、林長制等全面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扎實開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全面推行,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實現全覆蓋、全兌付。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綜合成績連續兩年全國第一。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快形成。
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國發18號文件”,支持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戰略布局,第一個以國發文件賦予山東的重大戰略任務。把先行區建設作為山東發展的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過程引領,制定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系統部署160項工作任務,明確151項政策清單,加快打造全面創新先行區、協調發展引領區、生態保護樣板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諧示范區。
重點實現3個目標:一是排放大幅降低。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轉型發展九大工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二是污染有效治理。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推動城市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三是生態持續改善。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協同推進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生態補水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打造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