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7-02-07 14:32:02
7%以上
今年四省經濟增速繼續下調
隨著近日山東和江蘇兩會的召開,粵蘇魯浙這四個經濟總量排名居前的省份去年的經濟數據和今年的發展目標均已出爐。由于四省既是相互學習的伙伴,又是你追我趕的“對手”,因而相關的數據便備受關注,而各省兩會也提供了進行比較的的平臺。
2016年,粵蘇魯浙地區生產總值和增速分別為:7.95萬億元、7.6萬億元、6.7萬億元、4.6萬億元和7.5%、7.8%、7.6%、7.5%。放在全國來看,這前四強位次不變已經保持了好多年,尤其是廣東,連續28年經濟總量領先全國。四者之間比較,粵、蘇之間的差距變化很小,但山東和江蘇的差距有所擴大,而浙江的總量相對較小。論增速,蘇魯略微靠前,總體差距不大。不過放在全國來比,四省的增速只能居中,甚至稍稍偏后。和上年相比,去年這幾個省的GDP增速都有所放慢,而2017年還將繼續下調。比如,廣東和浙江的預期目標都是7%以上,江蘇和山東則分別是7——7.5%和7.5%左右。
并不奇怪。作為經濟總量居前的重要省份,基數不斷增大,又面臨經濟新常態的考驗,要保持平穩增長已經不易。何況還要確保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呢?因此,7%以上的增速并不低。
此起彼伏
“轉調”的節奏根本停不下來
總起來看,粵蘇魯浙經濟發展能持續領先全國,不僅在于總量大,底子厚,更重要的是能與時俱進,不斷推動產業升級、結構優化和經濟轉型。具體到各省,又各有特點,各擅勝場。
比如,廣東、浙江和江蘇服務業占比均超過50%,尤其是廣東、浙江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已在60%以上,進入到服務經濟為主體的時代,而我省第三產業占比也在去年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實現了歷史轉變。另外,廣東技術自給率已經達到71%,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7%,基本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平。我省去年外貿進出口增幅在全國外貿前十省市中居首,工業技改投資1.5萬億元也是全國第一。而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去年達1.05萬億元、增長10%,實業盈利能力處于全國前列。顯然,看似差不多的總量增長,其實結構和質量已大不相同,新產業、新業態、新經濟的動能日益增強。
當然,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關鍵要靠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具體又表現在“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明顯進展,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民生保障進一步加強等方方面面。
我省積極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去年削減省級權力事項227項,59個省直部門編制公布公共服務事項目錄,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完成270萬噸生鐵、270萬噸粗鋼去產能任務。淘汰煤炭產能1960萬噸,完成年度計劃的120.6%;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合理區間;脫貧攻堅等補短板工作得到加強。另外,廣東目前已淘汰出清了國有“僵尸企業”2385家;至去年末,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24%,同比下降0.76個百分點;浙江制定實施企業減負三年行動計劃,直接減輕企業負擔1010億元,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成為全國非稅收費最少的省份。所有這些都有力促進了經濟增長新舊動力的轉換。
加油追趕
“擼袖子”比的不是速度是質量
新一年,各省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但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質量。預期增速普遍均低于去年,是要給經濟轉型升級騰出更大空間,引導各方面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追求質量效益上更加用功發力。浙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用“爭取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果”三個“更”的提法,來關注GDP指標背后的“含金量”,山東強調,進一步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狠下功夫,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型,廣東要求全面深化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強金融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培養等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莫不是在為塑造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新動力指方向、創環境和打基礎。
可以肯定,粵蘇魯浙比學趕超的競賽還將繼續,今后幾年誰能發展的更好更快,關鍵看誰既能將發展瓶頸變為發展優勢,又能使既有的優勢得到保持和提升,真正實現有質量和可持續的增長。論經濟體量,山東和廣東、江蘇差的不多,比浙江則要高出一個數量級,但在產業結構、人均收入、科技支撐以及民營經濟和新業態發展等許多方面,山東和這些省的差距還不小,還要努力追趕。一年之計在于春,新年書寫新篇章。做好打改革硬仗準備,咬定發展目標出實勁、求實效,努力實現經濟總量和質量全面提升和發展——山東,加油!(據新銳大眾新聞客戶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