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4-23 10:16:04
原標題:濟寧:打造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濟寧:打造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王浩奇 高峰
智能碼垛、機床上下料、齒輪裝配……進入4月,珞石機器人先后亮相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日本名古屋工業展覽會、日本關西物流展會等國際展會,各項高超技能吸引了眾多國際客戶的眼球。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珞石機器人總部位于濟寧,能在國際舞臺“大展拳腳”,離不開地方的傾力扶持。從2013年鄒城市落地第一家機器人項目以來,歷屆濟寧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把機器人、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如今,濟寧把機器人產業納入“232”產業集群,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來抓,推動機器人領域“四鏈”深度融合,立體化、系統化構建全生態產業布局,打造山東省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
前不久,珞石全新具身智能雙臂機器人“小珞”首次面世,不僅能自主完成服務器機箱的CPU裝配、內存插拔、線束接口檢測與插拔等一系列精密操作,還支持煮面、拆快遞等復雜操作。從單一執行到自主決策,機器人越“長”越聰明的密碼就在于硬核的底層控制技術以及AI技術的引入。珞石(山東)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于文進表示,當前,公司正全力擁抱AI,快速推出工業機械人、協作機器人、復合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產品載體,結合深厚的場景know-how面向行業應用快速落地,從而推動實現國產機器人的彎道超車。
人才是引領產業發展的關鍵。濟寧圍繞機器人產業鏈布局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探索“企業家+創新團隊+高層次人才+飛地”模式,推動人才項目一體招引。繪制“機器人+人工智能”全國人才和產業圖譜,通過召開海(境)外創新發展對話會、成立尼山高端創新聯盟,以及選派企業“科技副總”、建設“人才飛地”等方式,靶向引進機器人領域高端人才。目前擁有合作院士7人,擁有省級以上產業領軍人才12人,其他各類協同創新人才50余人。
前不久,山東西曼克技術有限公司,工人們迎來一位新同事——一款新型AGV搬運機器人自如穿梭于車間內外,把物料精準送到生產線上。“我們自主研發的這款重載激光室外搬運機器人,融合5G通信、北斗衛星導航、慣性導航及激光導航技術,為搬運機器人構建了一套高精度、高靈活性的智能導航解決方案。”公司研發部副部長袁緒龍介紹,新品能夠克服從室內到室外光線變化帶來的識別難題,定位精度能夠達到正負5毫米,負載從0.5噸提升到30噸。目前,該公司已完成從搬運機器人到智慧云倉的產業鏈布局,產品應用于多個行業領域,可實現年營收10億元。
聚焦機器人前沿科技,當地實施創新載體共建、關鍵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三項行動”,建有3家機器人領域公共服務平臺、32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累計攻克“智能化無人掘進裝備”等205項關鍵技術。同時,聚焦機器人上游零部件領域、中游整機制造領域、下游系統集成領域,靶向開展招才引智、招商引資。目前全市擁有機器人企業42家,2024年完成營業收入30.8億元,近5年年均增長率在20%以上,逐步形成集機器人研發設計、整機制造、集成應用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
今年3月,濟寧(鄒城)低空經濟產業園揭牌開園,首家入園企業山東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生產。科比特航空作為全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的頭部企業,帶團隊、帶平臺、帶技術落戶濟寧,無疑又一次為當地數字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濟寧何以吸引眾多像科比特航空這樣的機器人公司落戶?一方面,濟寧作為傳統裝備制造重鎮,煤化工、工程機械等產業年產值超千億元,為工業機器人提供了剛性需求場景,形成“需求牽引供給”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濟寧市瞄準全國機器人行業痛點和空白領域,布局建設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一網四中心”,打造集聚高端人才、推進協同創新、服務全省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濟寧市機器人鏈條體系完整齊全,現有整機生產企業16家,涵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大類型。控制器、減速器、傳感器、伺服系統“三器一系統”關鍵零部件均有涉及,與整機制造協同耦合,協同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壯大。
目前,濟寧機器人產業形成以鄒城機器人產業園、高新區智能終端產業園為中心的“兩園多點”格局。汶上縣依托裝備制造產業,衍生出西曼克重載AGV等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梁山縣依托專用車生產基地,配套發展了水泊焊割等焊割及噴涂機器人生產及系統集成企業;經開區引進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獲批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山東基地(濟寧);曲阜市依托優質的教育、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產業集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