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4-17 23:11:04
原標題:非現場執法占比達41.2% 山東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執法新模式
來源:中國山東網
原標題:非現場執法占比達41.2% 山東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執法新模式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新感知4月17日訊 1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八場,介紹近年來山東環保惠企工作開展成效以及近期出臺的環保惠企十條舉措有關政策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局長趙輝介紹,近年來,積極探索執法與服務相統一、守底線和促發展相結合,堅持“先服務后監管,先普法后執法”,著力打造“無感監管、有感服務”生態環境執法新模式。
構建非現場執法“千里眼”。嚴管善治是新時期執法監管的重要方向,非現場、“無感式”執法具有即時性強、覆蓋范圍廣、穿透力強、企業擾動小等特點,通過健全感知監控網絡,用好現代化裝備,可有效提升問題發現精準性,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影響。
聚焦源頭預防,持續加強前端感知能力,著力構建以自動監控為主、衛星遙感等協同配合的環境執法智慧天網,實行“線上問題篩查+線下精準執法”模式,以數據引領執法力量投放,以線索指引現場執法方向。依托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智慧監管系統,匯聚環境執法全量數據,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和AI模型算法,精準識別疑似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提高執法穿透力和精準性。如去年通過AI模型分析在線監控數據發現,某食品公司外排廢水污染物數據異常,多次出現廢水流量突然增大,同時污染物濃度迅速下降,疑似稀釋排放。執法人員根據問題線索,現場查明了企業通過塑料軟管向排放口注水稀釋,達到降低污染物濃度、防止超標排放的事實。
此外,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深入推行現代化技術應用,在日常執法中廣泛運用無人機、走航監測、水質指紋溯源等手段,打通精細化執法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省非現場執法占比達41.2%,再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前列,實現監管效率、環境效果、發展效益相統一。
創新環境執法“云服務”。我們始終堅持“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理念,完善環境執法企業服務端,全省13萬家企業上線使用,實現企業環境執法相關業務“云端辦”,架設幫扶企業發展的“橋梁紐帶”。近年來,不斷豐富功能內容、貼近企業需求、提升使用感受,目前已設立了政策解讀、云端課堂、普法宣傳、線上整改等模塊,基本覆蓋企業線上服務需求,當好企業“環保管家”,欄目點擊量已達23.9萬次。全國首創“云端整改”,方便企業環境問題線上整改審核,辦理期限大大縮短,系統上線運行以來惠及企業4.5萬余家(次)。
推行執法幫扶“面對面”。我們堅持“服務在前、幫扶優先”,積極踐行“寓服務于執法”工作模式,今年以來在全省范圍內推行“點單式”幫扶,試行“圓桌座談會”等惠企政策。組織全省生態環境執法機構統一采取“公開清單、在線接單、協商約單、上門送單”模式,將行政檢查“關口”前移,上門幫助有需求企業,為企業開展“環保體檢”,推行以來已開展46家(次)“點單式”執法幫扶。如菏澤市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針對污水處理問題進行“點單”邀約幫扶。菏澤市生態環境部門成立幫扶組,經過現場分析研判,幫助企業找出了污水處理站運行問題的根源,多方聯系行業專家,會商形成了解決方案。這一問題的解決,為企業每年節省電費、藥劑費等3萬余元。在濟南、青島、濰坊、菏澤4市召開企業圓桌座談會,固定時間、鮮明主題、傾聽訴求、回應關切,先后開展了8次座談,征集意見155條,已解決142條。
中國山東網記者 劉自銳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