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4-08-15 16:02:08
原標題:西藏“漂浮指”少年在濟南重建手功能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西藏“漂浮指”少年在濟南重建手功能
來源:濟南日報
小米啟程前,濟南援藏工作組及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為他送行。
“聽說濟南的秋天很美,想等手術痊愈后逛逛這座讓我‘重生’的城市。”8月12日,在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手足外科的病房,做完手術已脫離危險期的西藏男孩小米(化名)向記者袒露自己的心聲。
自出生起,小米就患有右手拇指先天畸形——漂浮指,這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來極大困擾和不便。在濟南援藏工作組和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援藏醫生的努力下,7月26日,小米在家人的陪同下跨越3500多公里,從雪域高原來到了大明湖畔,在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了免費手術治療,如今他的右手已經開始逐步恢復正常功能。很快,他將帶著這一份“手足情”回到家鄉,重啟他的人生。
援藏醫生牽線搭橋來濟南治療
小米今年14歲,來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白朗縣強堆鄉吉定村,今年上初三。他自出生起就患有右手拇指先天畸形——漂浮指,一條皮肉連著的“肉球”是他的拇指,這根手指不具備正常功能,無法與其他手指對捏,更無法拿東西、用筷子、端碗……生活中看似很小的事都無法實現。寫字、吃飯時,小米只能用食指和中指夾著筆、勺子,這不僅對他的生活和學習造成了極大困擾,影響學習效率,也對他的心理健康帶來一定影響。不愛說話、比較靦腆、經常低著頭……7月31日,初見小米,面對記者的采訪,他有些不好意思。
據援藏醫生、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手足外科主治醫師黃新良介紹,小米的父親在他2歲時不幸去世,留下他與母親相依為命。而他的母親巴桑體弱多病,需要長期服藥。巴桑在當地一家蔬菜公司打工,由于家中沒有土地、牧場等其他經濟來源,母子二人每個月靠著巴桑打工收入的3500元生活。
對于小米天生的缺陷,巴桑不知道可以通過做手術來解決,且由于收入微薄,即使手術,昂貴的治療費用也讓她心存忐忑。而隨著小米的成長,改變這一切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然而,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無法進行這樣高難度的手術。
2024年,隨著濟南市第八批援藏醫療隊來到白朗縣,小米看到了自己康復的希望。濟南援藏工作組迅速將小米的病情反饋到醫院,在接到濟南援藏工作組發出的救助申請函后,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領導班子迅速作出決定:要不遺余力、舉全院之力幫助小米恢復手功能。醫院領導與手足外科主任寇偉反復溝通,在寇偉的統籌安排下,國際著名手顯微修復重建外科專家、山東省立醫院手足與顯微重建外科主任王增濤教授作為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手足外科首席專家,帶領團隊骨干陳超教授及市四院手足顯微外科主任寇偉擬定了手術方案及應對措施。當手術方案設定后,寇偉反復演練,將術前、術中、術后等可能出現的風險都一一制定應對措施。
醫生巧手“嫁接”足趾重建手功能
經過多學科專家的會診,并精心設計手術方案,手術團隊采取“移花接木”全新再造術成功重建小米的右手功能。
8月1日,在王增濤教授的權威指導下,一場高難度的手術在市四院展開。手術由陳超領銜,攜手市四院5位經驗豐富的手足顯微外科醫師共同執行。手術室內,氣氛緊張而有序,手術室與麻醉科團隊緊密協作,展現出高度的專業默契與精湛的技藝,手術長達近10個小時。他們成功地實施了精細的手術操作,從小米右足第二趾上精準地切取了兩套復合游離組織瓣,組織瓣包含完整的血管、神經、肌腱及骨關節結構以及足底內側動脈皮瓣,并在顯微鏡下成功地將直徑不到1毫米的動靜脈血管多條吻合于右手尺動脈掌淺弓血管,保證了再造拇指的供血和回流。小米的再造拇指外形良好、指體紅潤、血管通暢,手術成功。
據了解,這種先天手畸形的手術在國外通常采取摘除拇指,同時進行食指改造來替代拇指重要功能的方法。然而,這一方法只能讓患者保留4根手指,在中國這種方法讓很多患者及家屬難以接受。為此,專家團隊創新了該疾病的手術治療方法。陳超介紹,此次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其難點在于要移植兩套組織瓣到拇指上,即重建血運,確保血管吻合,也就是從腳上取下來的兩套游離復合組織瓣要與手掌血管吻合,在顯微鏡下進行血管神經的縫合并保證血運通暢。這不僅要求骨骼連接,還需要血管、神經、肌腱等吻合,使手指活動得到重建。另一個難點在于,正常人的手有兩條血管,即尺動脈和橈動脈,而小米只有一條尺動脈,在手掌形成變異的掌淺弓供應手的血液,這條血管不能破壞原本的供血。陳超采用其獨創的“端側”吻合方法,橋接了一個“Y”型靜脈,將兩個分叉各自供養一套組織瓣。“術中我們盡量把很多細節做到位,使其術后不管是外觀還是功能都能恢復到最理想的狀態。”陳超說。
“這個手術好比造一幢房子,并不是簡單的平移,而是需要這里找一塊磚、那里找一塊木頭有序拼湊起來,是完全的再造。”王增濤說,這是陳超醫生做的第8例拇指全新再造手術,這個手術在今年5月歐洲兩年一屆的顯微重建學會病例競賽中獲得第一名。“雖然是在濟南市的醫院,但已經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技術了。”
專家團隊用專業的醫療技術為小米打開了一扇通向康復的大門。如今,小米已經過了風險期,接下來,他將進行一系列的術后康復,手部力量、靈活度將逐漸提高。
手術痊愈后想逛逛濟南
在小米治療與康復期間,市四院領導多次到病房看望,不僅關注他的身體狀況,更在精神上給予了極大的鼓勵與支持。醫院也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他提供保障。“他喜歡喝奶,我們就把粥換成牛奶;吃不了魚的味道,我們就多準備一些肉類和面食。他們從數千公里外來到濟南,我們都想盡力讓他們感到溫暖。”該院手足外科護士長祁明明說。
巴桑對四院的醫護人員感激不盡,她說:“初來濟南時心中滿是不安與忐忑,但醫護人員的熱情與專業讓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與希望。”不善言辭的巴桑向該院手足外科的醫護人員送上哈達以表謝意。
從世界之巔到泰山腳下,從雪域高原到大明湖畔,3500多公里的救治之路,近10個小時的高難度手術,20多天的悉心照料,不僅讓14歲西藏少年的手指重獲新生,更讓他與濟南結下了不解之緣。“聽說濟南的秋天很美,康復后我一定要逛逛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小米坦言,這次救治經歷還讓他萌生了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他立志在未來能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傳遞愛與希望。此時的小米雖然還是有點羞澀,但是他的眼神充滿了堅定和力量,如同高原的陽光一般明亮。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黨委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指引,高度重視醫療援藏工作。在市衛健委的堅強領導下,醫院黨委積極派出醫療隊進藏,在雪域高原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宗旨。該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任興業表示,醫療援藏工作不僅是落實國家政策、支援邊疆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醫院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醫院派出的每批援藏醫務人員都是業務精湛、醫德高尚的優秀代表,他們肩負重任,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帶到西藏,服務當地群眾,促進了藏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接下來,市四院將持續把關愛帶到西藏,將援藏醫療工作繼續延伸下去。
“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從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批批援藏醫療隊員的接續行動。記者從濟南市衛健委了解到,2016年以來,濟南市衛生健康系統先后派出9批、57人次醫療專家幫扶白朗縣,相繼開展醫院評審評價、醫療質量萬里行、文明誠信醫院創建、白朗縣先心病篩查等工作,為健全白朗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民眾健康水平貢獻了濟南力量。
(本報記者邱天 通訊員 陳麗艷 王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