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12-11 08:20:12
原標題:“一區多園”:青島高新區“串珠成鏈”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一區多園”:青島高新區“串珠成鏈”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日前,在市科技局主辦的青島市科技園區促進成果專題對接沙龍系列專場活動中,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鋰離子電容器產業化、汽車空氣彈簧關鍵部件產業化、工業制儲氫的裝備制造、建筑光伏一體化等4個項目落在了青島國家高新區萊西市新能源汽車培育園區,簽約總金額達5億元。作為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范圍內重點打造的培育分園區之一,萊西市新能源汽車培育園區能一次性吸引4個重磅項目落地,不僅顯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的吸引力,也是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圍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定位,青島國家高新區緊扣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規劃布局不斷擴容,在此前“一區10園”的基礎上,又新增膠州市裝備制造分園區、平度市智能家電和現代農業分園區等6個青島國家高新區培育園區。現在,包含膠州灣北部主園區、青島高科技工業園、青島科技街、市南軟件園、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等在內的“一區16園”發展規模已經成型,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總面積達到561平方公里,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高新區全域覆蓋。
既“高”又“新”,用高新區驅動高質量發展
高新區,顧名思義就是要又“高”又“新”。“高”是指高水平,“新”是指新技術。
高水平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技術產出支撐新產業升級。科技部設立國家高新區至今已有30余年,目前國家高新區總數達177家。作為區域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先行區,國家高新區用發展事實證明,它已經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國家高新區是創新產出的高地。2022年,全國國家高新區內集聚了35.9%的科技型中小企業、36.2%的高新技術企業、67.4%的科創板上市企業,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超過3萬億元,人均勞動生產力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倍。
國家高新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2022年,全國國家高新區用2.5%的建設用地實現13.6%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16.8萬億元園區生產總值,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僅為全國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國家高新區把創新驅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始終充當著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的“火車頭”。從某種程度上說,抓住了國家高新區,就等于抓住了城市科技創新發展、產業能級提升的“關鍵”。
1992年,國務院發函批準青島建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青島由此成為我國首批設立國家級高新區的城市之一。設立之初,青島國家高新區的格局以青島高科技工業園為核心,涵蓋青島科技街、青島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兩個區域,總共只有9.8平方公里的規模。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時至今日,牢牢把握“高”和“新”發展定位,青島國家高新區發展逐步構筑起“一區多園”格局,不僅實現了全域覆蓋,也成為青島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成為城市的創新高地、產業高地、開放高地。
來自市科技局的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范圍內火炬統計納統企業達到2321家,同比增長37.6%;營業收入5806億元,同比增長11%;工業總產值3865億元,同比增長7.5%。
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出臺硬核政策、搭建智慧平臺、提升園區服務等多項舉措,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不斷“刷新”著在全國的“顯示度”。在今年年初公布的2022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中,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位居全國第13名,兩年躍升了7個位次。
作為地方科技創新的制高點,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已經成為青島科技創新的強引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
“串珠成鏈”,激活全域發展“一盤棋”
不可否認的是,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青島國家高新區既經歷過前進的高速期,也面臨過轉型的陣痛期。例如,過去,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一度因為各個園區分散在不同的行政區,地理位置上無法集聚,故而存在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各項核心數據無法收集等“天然難題”。
要發展,就要改革;要改革,就得從頂層架構突破。改變管理體制機制,青島在市級層面創新性成立“青島市國家高新區管理專題委員會”,由分管副市長擔任主任;出臺《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多園”管理辦法(試行)》,建立決策機制、工作機制等管理機制;同步建立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與所在區市、有關功能區協同發展工作機制。
一個能夠跨行政區域調配資源的管理機制誕生。自此,青島可以從全市高度規劃、研究、統籌、推動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發展。機制順了,方向對了,才能實現加速奔跑,一系列發展成果紛至沓來。2022年,青島認定6個園區為青島國家高新區培育分園區。至此,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實現了全域覆蓋和提質擴容發展。
要發展就不能“閉門造車”,要廣泛學習全國發展國家高新區的先進經驗。近年來,市科技局派出局分管負責人帶隊,會同相關區市一起,多次赴西安、成都、重慶、南京、蘇州等地學習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經驗,從中探尋科技園區發展的“青島路徑”。例如,借鑒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南京“硅巷”等專業科技園區建設范例,2022年,《青島市科技創新產業園區實施細則(試行)》應運而生。《細則》提出,圍繞青島24條重點產業鏈部署,3年內在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范圍內建設10個左右青島市科技創新產業園區(以下簡稱“園中園”)。
國家高新區被譽為我國高新產業發展的“火炬”。無論是青島國家高新區分園區還是園中園,每一個園區都應該在各自領域“照亮”產業發展的道路。因此,青島圍繞各園區資源稟賦,為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的園區主導產業做了精準畫像,讓每個園區結合各自發展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并在各園區深入實施“沃土”計劃、“碩果”計劃、“海創”計劃,加大企業培育力度,夯實實體經濟發展基礎。
過去,青島國家高新區各園區的產業聚集度不夠,布局比較分散。現在,通過發展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各園區之間可以錯位發展、優勢疊加,構建了緊密配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新格局。鰲山灣、膠州灣、靈山灣等灣區的科創資源已經通過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實現“串珠成鏈、聯合融通”,一盤高質量發展的大棋在青島被全盤激活。
各有特色,“一區多園”實現“美美與共”
園區發展要高度聚焦,突出優勢產業特色。現在,在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范圍內,各個園區圍繞優勢產業“各美其美”,已經初步形成了“美美與共”的發展格局。
作為青島國家高新區建設的“火車頭”,膠州灣北部主園區重點發展以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為保障的“1+2+1”產業體系,康復大學(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在此鱗次櫛比。
現在,總投資60億元的國藥科技城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4.5億美元的阿斯利康項目也已簽約拿地并增資2.5億美元……以大項目為引領,新興產業在膠州灣北部主園區的發展如火如荼。
先進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和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圍繞先進制造業這一發展目標,發揮軌道交通裝備這一國家先進制造集群核心優勢,入選了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等。聚焦高鐵地鐵整車生產、關鍵核心系統研發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關聯產業,該示范區內集聚了13家國家級創新平臺和15家省級創新平臺,其中包括我國首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讓軌道車輛絕大部分核心技術實現了國產化。
我國主導的首個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鐵路車輛系統部件國際標準、成為東南亞國家首條高速鐵路的雅萬高鐵、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全球首款商用氫能源有軌電車……這些軌道交通產業一個個“劃時代”的成果都誕生于此。
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的特色發展皆是如此。位于嶗山區的青島高科技工業園已集聚了上百家產業鏈企業和研究機構,在虛擬現實產業的研發實力與產業集聚度上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在藍色硅谷核心區,集結了中國第一梯隊的海洋科研機構,擁有我國首臺自主設計的載人深潛器“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的水下滑翔機“海燕”號、填補了國內空白的“黑珍珠”波浪滑翔器,展示出了海洋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令人欣喜的是,還在培育中的分園區已經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例如,中德基因科技產業培育園區依托西海岸新區、青島自貿片區和國際經濟合作區政策、空間優勢,聚焦基因科技產業,突出研發與制造特色,在海洋生命科學研究、基因測序儀、基因編輯育種、海洋藥物研發等領域已經陸續實現破題。
再如,萊西市新能源汽車培育園區會同青島、萊西兩級國有公司,規劃了一個“千畝”零部件汽車產業園區,推動汽車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抱團經營、一體化推進。
通過聚焦產業打造科技創新優勢,各個園區形成了“科技群峰”,有效助推創新型城市“主峰凸起”。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范圍內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350家,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比重達35.2%;有科技型中小企業2607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超36%;GDP達2551億元,占全市總額超17%。
加碼提速,放大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目前,國家級高新區的陣營不斷壯大,強者愈強的格局日益凸顯。在全國“坐標系”中考量,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的現代化產業規模還不夠大,高能級引領性科技產業的鏈條還不夠完善。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還要進一步探索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市科技局副巡視員管崇亮表示,作為全市創新創業高地,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要趁熱打鐵,進一步放大體制機制的靈活性,激發和釋放各園區的發展活力,在園區內打造更加完善的產業體系,讓“科技強”順暢地轉化成產業強、經濟強,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進入發展的高速期。
事實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已經為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的發展提供了建議: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探索新型治理模式,推進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發揮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強化目標導向,在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內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生物醫藥等青島主導產業,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壯大;同時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在各園區內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企業,在關鍵領域和節點實現自主可控……
“下一步,要加碼推動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向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集聚,讓園區優先承接科技創新政策落地;要加快構建‘高企育苗-高企認定-高企上市’發展體系,為各園區內頭部科技企業的成長保駕護航;要在園區內抓重大平臺建設、重大項目落地、科技服務提升等方面率先取得成效。”管崇亮說。
全域發展青島國家高新區,用青島國家高新區成就青島。以更高的站位、更開闊的眼界來看,青島勢必要進一步把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打造成創新、人才、產業、開放、改革的高地,打造成全市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旗手”、科技創新的“主引擎”。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青島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正逐漸成為青島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