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3-11-19 16:03:11
原標題:西海岸向海發展,“藍色”成績單亮眼
來源:青島晚報
原標題:西海岸向海發展,“藍色”成績單亮眼
來源:青島晚報
統籌推進總投資千億元的60個重點項目 上半年新開工項目7個新竣工項目8個
西海岸向海發展 “藍色”成績單亮眼
我國建造的最大圓筒型FPSO在新區完工交付。
山東港口青島港碼頭。
超過兩倍于陸地的海域面積、309公里的綿長海岸線,青島西海岸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自獲批以來,新區勇擔國家戰略使命,縱深推進經略海洋,蹚出“科技興海、產業強海、開放通海、生態養海、統籌陸海”的嶄新路徑,奮力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11月17日,記者從新區獲悉,今年,新區繼續統籌推進總投資1000億元的60個海洋重點項目,上半年新開工項目7個、新竣工項目8個。
涉海創新平臺突破170家
“可別小瞧它,1克的售價超過1000元。”走進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科技館,工作人員拿起一盒粉末介紹,“這是從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純海藻酸鈉,可用于制造治療腫瘤、心臟衰竭等疾病的高端醫療器械,附加值大為提升。”從一顆小海藻發展形成完善的高端產業鏈,這是新區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新成果,也是新區海洋科技創新力日漸躍升的一個縮影。2022年以來,新區制定實施《關于支持大院大所向區向海發展的意見》,通過定向招引、合作共建、政府扶持等多種形式,已集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50家。其中海洋物探及勘探開發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明月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涉海國家重點實驗室12個,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中船海洋裝備研究院等國字號涉海科研院所10多家。
位于古鎮口核心區的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中心集聚13家科研機構,圍繞近海環境、深海大洋、海洋生命三大領域,開展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協同創新。新區與清華大學合作建設的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打造海工協同研發綜合體和產業化示范基地。這些科技創新平臺的入駐,讓新區海洋科技創新的動力愈發強勁。據悉,新區組建科技創新委員會,放大海洋資源集聚優勢,統籌全區涉海科技資源,加快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積極打造面向世界前沿的海洋科學城。今年上半年,新區持續強化創新驅動,全面增強海洋科技引領支撐,涉海創新平臺突破170家,海洋人才總量達7.6萬人。
現代海洋產業集聚成勢
得益于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新區現代海洋產業集聚成勢。在距離新區120海里的黃海海域,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靜靜浮在海面上,其下的冷水團內,十萬余尾三文魚在深水網箱內游得不亦樂乎。這片海域是農業農村部批復的唯一一個國家級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總面積553.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深藍1號”已經完成3次大規模收魚,實現了全球低緯度遠海養殖三文魚和國產海水三文魚養殖“零的突破”。國產三文魚“躍出”深海,離不開船舶海工裝備的發展。而讓“深藍1號”從夢想變為現實的,正是新區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這里是國家規劃建設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目前已聚集100余家船舶海工及各類配套企業,形成船舶海工行業的完整產業鏈。
今年,新區繼續統籌推進總投資1000億元的60個海洋重點項目,上半年新開工項目7個、新竣工項目8個。突出產業強海,新區交出了一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亮眼成績單。獲批以來,新區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8%,2022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846.6億元,同比增長9.8%,占地區GDP比重39.4%,占全市海洋生產總值40.5%。
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
在今年5月舉行的2023綠色與安全港口大會(第二屆北部灣綠色港口發展論壇)上,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獲評五星級“智慧港口”、五星級“綠色港口”,標志其成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個智慧、綠色“雙五星”港口。近年來,新區堅持高標準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推進山東港口青島港加快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轉型升級。港口外貿航線不斷“上新”,成為國家大宗干散貨集散中心、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海洋治理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新區借助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拓展開放合作空間,在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方面實現新突破。今年2月,“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在新區落地,亞洲唯一“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啟用。今年6月,以“‘海洋十年’,和合共生”為主題的2023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在新區舉辦,“海洋十年”青島倡議發布,進一步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落實,促進“海洋十年”七大愿景實現,助力新區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記者 于波 通訊員 李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