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7-11 18:51:07
原標題:強信心 穩經濟 促發展丨助推強村共富,臨淄有增收“九策”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強信心 穩經濟 促發展丨助推強村共富,臨淄有增收“九策”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 記者 王佳聲 劉磊
通訊員 邵麗蒙
7月3日,在淄博市臨淄區鳳凰鎮大薄村蓮藕加工項目車間內,工人將去雜清洗后的蓮藕段稱重、分裝、抽真空、封口,裝入食品箱。“以前一根普通蓮藕賣六七塊錢,現在經過加工,可以賣到17元,利潤翻了幾倍,關鍵是不愁賣。”看著忙碌的景象,大薄村黨支部書記鐘建廣笑著說。
大薄村過去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后,集思廣益,發現鳳凰鎮村民有種藕的傳統,但種植點呈散狀分布,產量不上規模、難見效益。嗅到了“一根藕”的商機,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說干就干。一方面,梳理全鎮25個村的206畝藕池,對群眾自發種植的72萬斤藕進行收集;另一方面,將村里閑置6年之久的原鑄鋼廠廠房改造成為占地5000平方米的蓮藕深加工基地,帶動村每年增收50余萬元。
目前,鳳凰鎮依托蓮藕產業形成了“一二三產融合”的村集體增收新模式,全鎮蓮藕種植規模達到3500畝,年均產量穩定在500萬斤以上,成為周邊市最大的蓮藕種植區,吸引百余名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創業。
村集體增收是兜牢防返貧底線、帶動群眾共同富裕、增強村“兩委”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關鍵所在。按照龍頭帶動型、土地流轉型、資產盤活型、特色種養型、置業營收型、資本運營型、服務創收型、財政扶持型、鄉村旅游型等九種類型,臨淄區梳理出村集體經濟增收“九策”。
“平時就在家看孩子,再就是趕上農忙忙一陣兒。現在多好,來這摘摘蘑菇還有收入,工資還是日結,干著省心也放心。”位于臨淄區朱臺鎮桐林村的智慧菌菇種植方艙基地里,一排排菌包整齊地堆疊在一起,簇如云朵般的秀珍菇爭相從菌包里冒出頭來,村民鄭秀華正和姐妹們一起采摘。
麻王村與桐林村等10個村是朱臺鎮村內資產少、資源少、增收路徑相對單一的經濟薄弱村,為促進村集體收入增加,朱臺鎮按照“支部領辦+龍頭帶動+抱團發展+訂單農業”的總體思路,開展菌菇方艙托管模式,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項目帶動、抱團發展的增收路徑。
朱臺鎮桐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玉秀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種植秀珍菇為例,單個方艙最低可放4200個菌棒,成本約10500元,月至少可產3360斤,銷售均價6元/斤,月產值約2萬元,除去人工、水電成本,單個方艙月平均利潤約7000元。根據不同菌類情況,單個方艙年收益至少5萬元,每個方艙成本約12萬元,不到3年就能回本。“這是‘抱團發展’的優勢,破解了我們村集體經濟規模偏小、效益偏低等問題。”朱玉秀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此外,臨淄區針對山區村體量小、資產少的特點,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電商帶動作用,打造“邊河味道”品牌,帶動山區20多個村增收260萬元;針對有閑置資源的村,加大盤活力度,去年全區累計盤活低效閑置土地714畝、閑散廠房院落7.6萬平方米,帶動村級增收450萬元;針對沒有富余資源的純農業村,開展土地托管,每流轉1000畝土地能夠增加實際播種面積100畝以上,可增加村級收入12萬元。
去年,臨淄區378個村總收入2.51億元,新增2700萬元,村均增收7.14萬元。其中,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218個,占比達到57.67%;5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16個,占比達到30.69%。今年,臨淄區通過探索村集體經濟增收“九策”,力爭在淄博市率先實現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下村全部清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