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4日訊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憑借精美的視效、深刻的情感共鳴逆襲奪冠,累計票房46.86億,位居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五名,2019年也被視為“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前作表現優異,時隔四年回歸春節檔的電影《流浪地球2》也備受矚目,觀眾期待再次享受視覺盛宴,行業期待重工業科幻類型片的再次突破。影片于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首日票房突破4.7億,位列春節檔新片票房榜冠軍。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其置景拍攝地青島成為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化時代的崛起原點,同樣在青島東方影都置景拍攝的《流浪地球2》也將取得新的成就。導演郭帆表示,希望有機會拍第三部,續寫青島與“流浪地球”系列的緣分。
當初在青島東方影都拍攝《流浪地球》時,郭帆看中的就是這片位于碧海青山之間的電影工業現代園區所具備的,與國際接軌亦與世界同步的高科技制作能力。在東方影都全新且一流的技術支持與設備輔助下,郭帆的劇組團隊制作了8000余格分鏡,30多分鐘動態預覽,嚴密詳實的拍攝方案與流程,細化到每個鏡頭的統籌安排等,這些十分工業化標準化的步驟與操作,令《流浪地球》劇組和東方影都實現了雙贏式的共同成長。
據了解,《流浪地球2》超過90%的戲份都是在青島東方影都完成的。劇組既使用了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的17座專業攝影棚,置景面積多達5.8萬平方米,又辟用了東方影都戶外的山腳空地,置景面積也超過了5萬平方米。
40個國際頂級標準攝影棚,32個置景車間,國內領先10000平方米單體攝影棚,室內外合一的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后期制作的數字影音中心,國內電影制作頂配場地——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近年來,“數字影都”成為青島東方影都重要發力點,依靠國內一流影視拍攝制作的軟硬件,通過提升數字制作等技術,推動園區開發多元內容,賦能影視內容和其他CG內容生產,不斷提升電影科技水平。
作為青島影視基地的重要園區之一,東方影都的“硬核”硬件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拍攝撐起“鋼筋鐵骨”,棚拍變成科幻電影的主流方式,給業內帶來觀念上的劇變——《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首次打造了國產電影原創科幻史詩系列;《刺殺小說家》首次將“所見即所得”虛擬拍攝技術完整應用到國產片制作流程中;《獨行月球》首次將虛擬動物角色數字化表演搬上銀幕;《萬里歸途》首次將整部電影的海外美術置景放到國內影視基地搭建完成;《流浪地球2》有少量取景在海外紐約、冰島等拍攝,得益于網絡技術設備的搭建,劇組可以在國內遠程實時溝通、操控。郭帆介紹,“我們可以在這兒實時看到,而且可以實時跟對方說,就跟我們在現場拍戲是一模一樣的感覺。”
“大制作+頂流導演群落”加速著產業生態的集聚、產業鏈條的形成。《流浪地球》是東方影都拍攝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制片人王鴻也是第一位在東方影都附近置業的影視制作人。此后多位電影人選擇在青島置業,把事業版圖放到青島,《流浪地球2》導演郭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因為自己是山東人,所以來影都拍戲就像回家一樣親切、溫暖。
從《刺殺小說家》到《獨行月球》,再到《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在四年的時間里,在東方影都潛心創作,并憑借《獨行月球》獲得了第35屆金雞獎的最佳美術獎。青島東方影都有一個整體的配套——攝影棚、外景地、加工車間,同時產業園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這樣對整個拍攝過程來說都更加便捷,減少了轉場,也有更強的保密性。“以前在外一拍戲就得近一年,有一種漂泊的感覺。在東方影都就不同,就像上班一樣,從隔壁的小區騎著自行車或者步行就到了片場,就有一種家的感覺。”
物理特效師張濤在青島拍過《刺殺小說家》《731》《獨行月球》《萬里歸途》《流浪地球2》等電影。他表示東方影都是最好的電影拍攝地,“它從整個環境、設施、服務都是國內最好的,包括工作人員的吃住行都是最好的。我和我的團隊都有一個感受,就是如果有同樣的影片,我們必須要選擇的話肯定第一時間選擇在東方影都拍攝。因為這里能讓我們技術部門有更好的一個創作環境,能把我們想要制作的東西拍得更好。我幾乎每一年都會到東方影都拍攝,最多的時候一年要在園區待10個月。”
一部部代表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高質量大片,見證了青島東方影都的綜合競爭力。作為山東省“1+N”影視基地排頭兵的青島影視基地,乘著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的東風,將承載中國電影人的電影夢想和文化強國夢,不斷引領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進程,演繹更多影視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