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2-12-25 09:16:12
原標題:核酸亭變發熱診療站,值得推廣嗎?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核酸亭變發熱診療站,值得推廣嗎?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越來越多城市開始將核酸檢測采樣亭改造成發熱診療站。
蘇州打響第一槍之后,廣州、深圳、杭州、長沙、無錫等城市,陸續將核酸亭改造成發熱診療站。山東更是在全省范圍內,推廣這一做法。
隨著不斷有城市進入疫情高峰期,發熱診療站是否應該全國推廣,越來越受到關注。
“在各家藥店都買不到退燒藥的情況下,發熱診療站是除醫院之外唯一能得到藥品的地方,所以它更代表一種分配模式。”有在發熱診療站問診經歷的市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多城核酸亭再利用
最近,隨著新冠病毒的快速傳播,各地感染者人數快速增長。
在此背景下,全國多城將被閑置的核酸檢測采樣亭改造為發熱診療站或便民醫療點。目前,蘇州已設立1035個發熱診療站,蘇州之后,廣州、深圳、杭州、長沙、無錫等城,紛紛加入到這一行列。
以廣州花都的發熱診療站為例,核酸亭6平方米的區域經過改造后,可為居民提供發熱、咳嗽等癥狀的診療,以及布洛芬、感冒靈、美林等基本退燒藥物、清熱解毒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發熱診療站的坐診醫生,多來自當地社區醫院。比如,深圳發熱診療站就由社康全科醫生輪流坐診。
問診開藥之外,鑒診是目前這些診療站最重要的工作。
“我們會把癥狀較嚴重的居民轉診至上級醫院,從而緩解發熱門診排長龍,三級醫院醫療資源擠兌的現象。”蘇州姑蘇區金閶街道彩香一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姜玲玲說。
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看來,發熱門診的接診能力,極大影響著對疫情的應對。王廣發表示,雖然不少地方對發熱門診進行了擴充,但仍可能無法滿足需求,這樣的情況下把眾多靠近居民區的核酸亭改成發熱診療站,對病人進行快速鑒診、開藥和分級醫療,是引導病人完成恰當醫療救治的重要途徑。
“在發熱門診,有很大一批病人是為了開藥甚至為了開假條,這類工作完全可以讓發熱診療站去做,這樣可以把發熱門診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患者。”王廣發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此前有聲音質疑,核酸亭大多設置在居民區,可能會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室外的情況下,只要排隊并保持一定的距離,帶好醫用防護口罩,基本可以把風險降到很低。此外,可以預見來發熱診療站的大多數是陽性患者。”王廣發說。
高峰期挑戰來臨
隨著感染高峰期來臨,便民的發熱診療站也開始迎來挑戰。
12月20日,家住蘇州姑蘇區的市民張萌順利在家附近的發熱診療站開到了退燒藥。和不少人一樣,在感染之前,張萌并沒有備藥。
“先在‘蘇州到’App上找到離家最近的發熱診療站,發燒就能買相關藥品,比較方便,我花10元買到一板退燒藥。”張萌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順利買到退燒藥。因為現場測試的體溫沒有達到38.5℃,蘇州市民李峰沒能在發熱診療站買到退燒藥,不過他買到了3盒抗原檢測試劑盒。
隨著時間推移和感染高峰期到來,情況開始發生新的變化。
“12月21日,連續找了幾家發熱診療站都被告知沒藥了,退燒藥、感冒藥都沒有了。”蘇州市民張敏麗說。雖然最后她還是在一家發熱診療站買到了救急的退燒藥,但相比前幾天朋友買到6粒或者10粒,張敏麗只買到了3粒退燒藥。她說,“診療站的工作人員也說藥越來越緊張,因為蘇州發燒的人越來越多。”
此外,目前蘇州的發熱診療站需要本人發燒才能開出退燒藥等緊俏藥品,無法代替家人開藥。有網友就批評這一做法太死板,因為“家里小孩高燒39.5℃,實在沒力氣來診療站”。
但有當地工作人員透露,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當前各類藥品供應緊張,只能優先顧及現場就診的病人。
同樣將核酸亭改造成發熱診療站的深圳,也開始面臨高峰期的沖擊。雖然從診療到配藥僅需5分鐘,但有網友反映,僅排隊就需近兩小時。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布洛芬等退燒藥在全國多地出現短缺。
以布洛芬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產能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據華金證券統計,全球布洛芬原料藥產能前三的藥企分別是新華制藥、亨迪藥業和巴斯夫,每年產能分別為8000噸、3500噸和3000噸。這其中的新華制藥、亨迪藥業,都是中國本土藥企。
但在疫情后的三年里,國內布洛芬的總體產能規模保持著一個相對緩慢增長。而近一個月國民陽性病例激增、恐慌性囤藥和囤積居奇市場亂象并存,導致布洛芬需求大漲,而這些外溢的需求量并未被藥企提前預判,導致藥企產能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準備。
曾有某原料藥企業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即使產能拉滿,400噸原料藥生產需要十天,運輸到藥廠制作成4億片制劑至少也要10天,總計至少要花費40天。“這還是非常順暢的狀態,且不包括流通、零售等環節。”該工作人員補充道。
在現有產能的基礎上,新華制藥和亨迪藥業都有擴產計劃,如新華制藥在2022年半年報中披露,“布洛芬擴產合成工序產能提升改造”的工程進度為100%,預計產能1萬噸/年,建設周期為1.5年。但遠水難解近渴。
除了藥品緊張,在高峰期能否有足夠的醫務人員,同樣是考驗。蘇州市民張敏麗觀察到,距離家最近的發熱診療站在運作幾天后臨時關閉了,她聽聞是工作人員感染和缺藥導致。
亟待探索更多應急機制
如何在疫情高峰期避免醫療擠兌,成為當下重要議題。這其中,如何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首當其沖。
在短期需求爆發導致的藥品供應緊張下,不少地方政府開始緊急向藥廠協調產能,努力保障本地的供應。
比如,在湖北武漢,12月17日起,每天有300萬片布洛芬供應到醫療機構及零售藥店;19日起,江蘇南京每天持續向市民投放退燒藥200萬片。
最近,不少地方政府陸續開始向本地居民發放藥品。
比如江蘇常州,已經向全市60歲以上老人、嬰幼兒、低保戶等重點人群發放醫藥包。
河南周口從2022年12月20日起,委托點藥店向市民免費發放退燒藥,憑身份證每人領取10片;洛陽則從12月21日開始向市民發放3200盒退燒藥;平頂山也在同日開始發藥,每人限領6片。
此外,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亞,也開始向本地居民發放退燒藥。
不過,在王廣發看來,無差別的免費發藥模式,需要慎重使用。他說,“有些不需要用藥的人看到藥物免費發放,也可能去拿,在藥物有限情況下,很可能真正需要的人拿不到。”
廣東佛山的免費發藥,則更接近診療模式,當地居民在指定藥房測溫,體溫高于38℃或有家人有高于38℃的測溫視頻,即可領取6粒退燒藥。東莞發藥的模式也與佛山類似。
在張敏麗看來,發熱診療站是對分級診療的補充和新的嘗試。
但并非所有城市都適宜發熱診療站。目前看,推出這一舉措的多為南方城市。盡管核酸亭改造的診療站具有較強便民優勢,但在過于寒冷的城市,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的戶外等待,無疑會加重陽性患者的病情。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為避免醫療擠兌,還需要學習和探索更多模式。
最近,深圳除了在社康醫院增開多個線下發熱門診之外,還有46家醫院上線了線上問診,市民想開藥或就診,可以實現線上問診,線下送藥。這樣在疫情期間,就可以避免到醫院發熱門診“扎堆”。
而我們的鄰國日本,老齡化異常嚴重,在放開之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日本政府以各地保健所為中心建立陽性患者支援中心,難以出門的陽性人員可以登錄中心網站或撥打電話發出申請,第二天會有人送來藥品和食物。如果工作人員經過線上線下溝通,覺得陽性人員的病情已嚴重到必須住院,就會聯系醫療機構。
“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挖掘各方面的力量,探索更多有效的新模式,盡快讓醫療資源的過載減小到最小。”王廣發說。
(文中為張萌、李峰、張敏麗為化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