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6日訊 47.2萬戶,這是今年1-9月山東省民營市場主體的增加數量。至此,山東民營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435.5萬戶,占市場主體的98.9%。
當前形勢下,山東民營市場主體增長態勢明顯,傳遞出十分積極的發展信號,彰顯出山東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搶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全力推進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山東來說,加大民營市場主體培育力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無疑是題中之義。
特別是近年來,山東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在重要位置,推出一攬子務實舉措,激發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熱情,推動山東民營經濟實現新一輪大發展、大跨越。2022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53萬億元,占GDP的51.8%;進出口總額2.46萬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3.7%;納稅8509億元,占全部稅收的73.3%,吸納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80%以上。
透過這一組數字,可以看出山東的民營力量已經成富民強省的重要支撐,同時也為山東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振了信心。
市場經濟,根本上是信心經濟。民營經濟的發展,尤其需要注入信心。
今年4月,山東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再一次亮明態度: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都是山東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隨后,山東推出《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化聯系服務民營企業和商會制度、升級省市縣三級貫通的“接訴即辦”涉企服務平臺、創新民營企業融資增信機制、支持優質民營上市公司赴境外發行股票等一系列舉措,為民營企業撐腰鼓勁。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這些政策舉措精準回應了民營企業的訴求和關切,在創造更好營商環境的同時,為民營企業發展留足了空間、給足了政策、創造了再投入再發展條件,由此激發出的民營企業創業熱情和市場活力顯而易見。今年前7個月,民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于規上工業1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圖/2023年6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一場民營企業家記者見面會
今年8月發布的2023年山東民營企業100強系列榜單,印證著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更彰顯出山東民營經濟的創新實力。入圍100強的民營企業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經營指標均穩步提升,入圍門檻提高至149.51億元,較上年增加13.85億元,增幅10.21%;戶均納稅18.64億元,增幅30.9%;企業專利數量再創新高,戶均擁有專利468項,實現兩連漲。
上榜的許多企業,創新引領效果明顯。比如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其每年自行設計開發各類新產品4000多個,9家子公司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670多項創新成果獲得專利。再比如齊魯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成為中國醫藥百強的四十年間,實現了60個藥物國內首家或獨家上市,40余個產品在全球或所銷國市場占有率第一。
如此看來,提振民營經濟信心,山東把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成效顯著。通過政策扶持、金融加力以及良好的環境滋養,極大激發出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一批行業龍頭乘勢而上,在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制造、高端裝備等領域快速崛起。
過往實踐也使山東深刻認識到,提升民營企業信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就在不久前,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開發布了企業家直通山東省省長公開號碼(96178),旨在進一步拓寬企業訴求渠道,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作為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山東此舉傳遞出山東正以最大決心、最高規格、最強措施支持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這對于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必將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