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3-10-05 19:45:10
原標題: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 | 鏡頭里的黃河之美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 | 鏡頭里的黃河之美
來源:新華社
塞上十月,秋意正濃。夕陽西下時分,無人機鏡頭里的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莊稼連片金黃、黃河鋪滿晚霞、賀蘭山浸染黛色……56歲的岳昌鴻按下快門,一幅詩情畫意的秋景圖就此定格。“秋天傍晚的黃河最美,沿岸的莊稼、樹林,還有遠山,各種顏色交相輝映,特別漂亮。”他說。
寧夏全境屬于黃河流域,黃河出峽谷、越沙漠、過平原,自南向北縱貫全區,潤澤沿岸一片沃野,成就了“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岳昌鴻是寧夏石嘴山人,從小生活在黃河岸邊;如今作為一名生態攝影師,他的足跡遍布沿岸湖泊、濕地,記錄黃河生態變遷,展現黃河四季之美。
金秋傍晚,岳昌鴻無人機鏡頭下的寧夏平羅縣頭閘河灣。(受訪者供圖)
在岳昌鴻鏡頭中,黃河的四季由五色構成。他說,一月的黃河,因為流凌而呈現白色;二月的黃河,即將解凍呈冰藍色;三月的黃河水“瘦”,是清澈的青藍色;五月一過,黃河進入豐水期,陸續呈現黃色、紅黃色;直到九月之后進入枯水期,黃河再次回歸本色,又開始下一個輪回。
“還有兩岸的莊稼,也是從蒼茫白色,到綠色,再到金黃色,春夏秋冬黃河的美是不一樣的,因為它不是獨美,受黃河哺育的萬物都組成了黃河生態之美。”岳昌鴻說。
國慶節前夕,岳昌鴻在個人視頻號主頁上更新了一條無人機航拍視頻,平羅縣的晚秋,天朗氣清大河蜿蜒,一草一木秋意濃郁,萬頃良田滿目金黃……“金岸稻香,色彩斑斕,紅蒿遍灘,蔚為壯觀。河谷潤而豐澤,大河舒緩沉靜。祝愿美好常駐,祝愿祖國繁榮昌盛!”岳昌鴻配文寫道,美景美文獲得不少網友贊評。
岳昌鴻的拍攝日常。(受訪者供圖)
在岳昌鴻看來,黃河之美離不開生態治理和保護。近年來,寧夏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堅持推動生態建設,全區有濕地310萬畝,濕地保護率達到56%,吸引眾多鳥兒前來棲息或中轉。
以平羅縣天河灣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為例。據負責人周伏軍介紹,隨著濕地保護與修復力度持續加大,黃河灘區治理深入推進等,天河灣區域內濕地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逐漸增加,這里“居住”著180多種鳥類,水、鳥、林、草相得益彰。
“許多年前,我拍到過黑色水體入黃河,現在黃河水清澈干凈,生態宜居,鳥都變多了。就拿灰鶴來說,11年前我拍到的寥寥無幾,現在三五千只都有了;天鵝過去只有十幾只,現在二三百只;去年春天,上萬只豆燕在河谷嬉戲……”說起黃河兩岸湖泊、濕地上拍到的這群生靈,岳昌鴻如數家珍。
今年三月,即將北上的灰鶴在平羅縣河谷覓食。(受訪者供圖)
對他而言,追鳥也是追河。岳昌鴻執著于拍黃河的靜態美,更癡迷于黃河的動態美,鳥類也因此成了他的模特。鏡頭下,它們或盤旋飛翔、或俯沖捕食、或水面嬉戲,為靜靜流淌的大河增添了不少生趣。春天拍回歸的大雁、鴨子,冬天拍越冬的灰鶴,夏秋拍銀鷗、紅嘴鷗……一年四季,岳昌鴻都在扛著鏡頭追逐鳥的身影。
10多年來,岳昌鴻跑廢了一輛車、用壞了兩架無人機,卻收獲了50多萬張黃河美景。“寧夏境內的黃河都拍遍了,尤其是天河灣濕地我幾乎用鏡頭掃描過,看一眼圖片就知道是哪個河灣。”他笑著說。
而除了黃河寧夏段,他還在青海瑪多縣拍過星星海,多次前往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拍黃河……“黃河在青海形成很多細碎的湖泊,就好像星星散落在廣袤高原上;在四川的高山中穿行婀娜多姿;進入寧夏后流速減緩,溫和柔美、寬廣大氣。”描述著黃河的千姿百態,岳昌鴻滿是感悟。
如今,他一年要跑兩萬多公里,其中三分之一時間都在追鳥。“記錄黃河就是這樣,現在已經不是簡單的興趣愛好,而是我畢生追求的,我想得到最好的影像資料,再用最美的文字闡釋好黃河生態美學。”岳昌鴻說。(記者謝建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