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直至見道
2017-01-08 01:07:01
在今天的中國,很少有一件事情,會像空氣這樣,讓從政府到民間的每個社會成員,都有著共同的情緒。我們厭煩霧霾,我們渴望潔凈空氣,這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霧霾之下,空氣受污,雖然照不出日月星辰,卻可以照見世態人心。每次霧霾壓城,我們都會看到無數公眾,在抱怨空氣污染,在責罵政府應對不力,在急躁等待潔凈空氣。這種態度,雖然是公民在公共話題下的天然話語表達權,但也折射出了我們對于霧霾治理的態度:看客還是行動派,一目了然。
事實上,今天環繞在中國不散的霧霾,不是單一的人和單一的組織造成的。如果要拷問霧霾的元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罪魁禍首。因此,面對霧霾治理這一公共問題,每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都責無旁貸。政府作為社會管治的主要參與方,自然要承擔更多職責,也理應接受公眾的批評和監督。但對散落在社會各個角落的我們而言,除了抱怨霧霾又來了,除了責罵政府治理不力以外,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顯然,對中國未來的治霾行動而言,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抱怨、責罵和急躁,只是我們對霧霾治理的起點,決不能是終點。面對霧霾洶涌襲來,我們可以因為惶恐抱怨,也可以因為煩悶責罵。但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從語言到行動的徹底改變。
比起抱怨,我們更可以做到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讓綠色低碳成為我們新的生活形態。我們可以在心里叩問一下自己:為了霧霾的減少,我愿意改變以往對環境不友好的生活方式嗎?比如,我可以每月少開幾天私家車,白天少開一點燈嗎?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證明你已經愿意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一分子。這是潔凈空氣十分需要的每個人都在改變的力量。
比起責罵,我們更可以做到的是真正發揮一個公民的建設性擔當。責罵雖然可以表達我們的情緒,表達我們的心聲,但永遠無法證明我們是對抗霧霾的勇士。一個真正的公民,應該是在霧霾肆虐之時,愿意去舉報制止那些還在對環境進行污染破壞的行為,愿意去理性評判監督政府的大氣環境治理行動,并愿意積極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這種公民自發行動,將成為社會治理霧霾的強大內生動力。
比起急躁,我們更可以做到的是理性平和等待潔凈空氣的到來。從來沒有一招見效的神丹妙藥,可以輕松搞定霧霾。一個有耐心和信心的良性互動社會環境,才能凝聚人同此心的強大治霾合力。一味的急躁情緒,只會讓社會更恐慌、更浮躁,最后反而會削弱我們治理大氣污染的元氣。有專家分析指出,北京等地PM2.5濃度要降到35微克/立方米,需要10到15年,要到2025年以后,并且還需要一個前提,京津冀一體化順利推進。因此,即使霧霾再大,我們再不喜歡,也要對治霾行動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態。要堅信只要我們努力了,潔凈空氣一定可以回來。
治理霧霾,重整潔凈空氣,抱怨責罵急躁只會徒增煩惱、平添紛亂,我們需要的是每個公民在污染之下的改變,需要的是每個公民在霧霾之下的行動,需要的是每個公民都在這場深刻的環境變革中成就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