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4-12-27 08:57:12
原標題:緊貼產業行業企業需求培養高技能人才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緊貼產業行業企業需求培養高技能人才
來源:科技日報
【職業院校負責人筆談】
李中國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濟寧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濟寧職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高技能人才培養,大力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蓄能添力。
一是強化產教融合,構建合作發展新格局。職業教育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在促進區域產業迭代升級、筑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濟寧職院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優化專業設置,集中力量建設對接地方優勢產業集群的特色專業群,培養緊貼產業行業需求、滿足企業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不斷提升服務產業、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同時,濟寧職院堅持橫向融通,深化政校行企院所合作,打造以市域為核心、以縣域為節點的產教聯合體,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共享產教融合成果。學校堅持縱向貫通,與龍頭企業、高水平本科高校等共同牽頭,打造凸顯行業優勢的產教融合共同體,開辟產教融合的新路徑。此外,濟寧職院創新共建共贏機制,打造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常態化開展產教對話活動,構建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相互融合、雙向奔赴的良好生態。
二是強化科教融匯,集聚協同創新新動能。創新在中國式現代化全局中處于關鍵地位,而職業教育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濟寧職院大力推進科教融匯,著力提升新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突出職教特色,堅持教育改革,持續加大技改力度,促進技術研發與教學改革的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學校與優質企業開展技術協作,共建共性技術創新平臺、新技術研發中心及數字經濟創新中心等,聚焦綠色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力求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推動產品向中高端市場邁進。濟寧職院加大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重點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幫助企業保持技術領先,增強市場預見性,提升發展前瞻性。此外,學校及時把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素養和創新能力。
三是強化數智賦能,推動數字化轉型。濟寧職院大力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行動,不斷提升職業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營造人人、時時、處處可學的智慧學習環境。學校組建專業團隊,統籌和優化區域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和服務平臺,實現相關利益主體的廣泛鏈接和智能交互。同時,濟寧職院加速推進智慧職教建設,重點打造專業教學資源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核心項目,形成支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滿足全時空學習培訓需求、助力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成長的“資源海”和“云空間”,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推動教育教學與評價方式改革,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學校還建立以資歷框架為依據、以成果認證為標準、以學分銀行為平臺的終身學習制度,推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融通發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才的通道。
四是強化教隨產出,開辟職教國際化新賽道。國際交流與合作是職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職業教育應堅持引輸聯動、教隨產出、產教同行,以服務國際產能合作為目標,深入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為此,濟寧職院致力于加強與世界各地職業院校的互通互鑒,力求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更加主動的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學校與企業攜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構建服務“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共同體,助力職業教育“揚帆出海”,通過合作建立海外分校、班·墨學院等滿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需求,同時,為“走出去”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校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吸引外國學生來華留學,為國際產能合作培養急需人才。積極開展國際化學術交流,推動技術攻關、標準研制等項目建設,開發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職業教育標準、優質教學資源和儀器設備裝備,向世界輸出中國職業教育的解決方案,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職業教育品牌。
展望未來,濟寧職院將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深度融合產教資源,大力推進科教融匯,積極探索數智賦能路徑,全力拓展職教國際化發展空間,為推動產業升級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為社會發展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