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11-06 08:54:11
原標題:讓東方古典文明再次照耀世界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讓東方古典文明再次照耀世界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集體采寫
11月3日,在河南鄭州商城東城垣遺址,來自13個國家的40余名外籍古典學專家學者被眼前的場景吸引并由衷發出贊嘆——繁華鬧市中,保存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墻巍然矗立,古代城市遺址與現代城市中心在這里完美重疊。
日前,隨著“世界古典學大會·走讀中國”活動先后走進河南、四川、山東等地,外國友人在“走讀中國”中,沉浸式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成為中國古典文明的忠實粉絲和傳播者。
意大利威尼斯福斯卡利大學副教授多麗特·雷恩斯在參觀完鄭州商城東城垣遺址博物館后,被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折服。她說:“城市在一段時間后被廢棄是歷史的常態,鄭州商城的發現和保護意義非凡。在這里,人們對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視、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的引入令人印象深刻。”
在中原行活動中,位于洛陽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引起了嘉賓的極大興趣,大家與“最早的中國”相遇。“通過博物館多樣化的展陳方式,我們得以看到那時黃河流域人們生產生活的場景。”來自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娜杰日達·沃爾科娃對文物和展陳方式贊不絕口。
四川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以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發展的高峰。四川精心設計“走讀”線路,組織嘉賓走進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感受底蘊厚重的巴蜀文化。
在四川博物院,國際學者饒有興致地參觀了“雄關古道 經緯中華——大蜀道上的天地人與中國精神”展;在金沙遺址,中華大地上的神奇發現令大家贊嘆不已。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文學部教授鄧紅表示,金沙遺址對認識中華文明多元起源意義重大,期待更多新發現。
四川的大熊貓一直是中國對外友好交流的使者。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眾多專家學者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拍照。韓國釜山大學研究員許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熊貓在韓國非常受歡迎,會把拍攝到的熊貓照片分享給家人。
山東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不僅孕育了孔子、孟子等偉大的思想家,還留存了眾多珍貴的文化遺產,為古典學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11月4日,專家學者走進山東博物館、城子崖遺址博物館等,深入了解齊魯地區綿延數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
“這只蛋殼黑陶高柄杯是龍山文化的重要標志。”“這是出土的戰國玉璧中最大的一件。”……在山東博物館,蛋殼黑陶高柄杯、魯國大玉璧等珍貴文物背后故事的講解,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們看到了意義重大的考古發現和文物,我們為藝術著迷、為文物著迷。”山東博物館之行,讓希臘雅典科學院自然科學部院士安德烈亞斯·卡拉馬諾斯十分驚喜。
當天,專家學者還走進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參觀《文史哲》編輯部,并參加“中外專家學術交流沙龍”活動。安德烈亞斯·卡拉馬諾斯說,山東文化氛圍濃厚,又有悠久的哲學和文學傳統,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聚集于此,將為世界人文學科開啟新的篇章。
“海外學者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路,使我們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國古典文明和傳統文化。”談及與世界各國專家學者交流互動的意義,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陳鋒表示。
結束濟南的行程后,專家學者還走進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在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館及孔府、孔廟等地欣賞雅韻韶音,感受千年儒風。外國嘉賓在自然之美、歷史之美和文化之美中,進一步領略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統稿:范海剛 參與采寫:張瑩瑩、王雪娟、孫叢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